文档详情

大黑山普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远景.pdf

发布:2025-04-06约2.6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黑山普查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远景

大黑山普查区位于大兴安岭翠峰林场东20千米处,隶属大兴安岭地区松岭

区管辖。

本区处于大兴安岭山脉北段,高程一般为420-702米,属低山丘陵区。

区内基岩出露甚少,多为残破积层覆盖区。

一、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远景区Au、Ag、Cu、Pb、Zn、As、Sb各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岩体地层之

接触带关系十分密切,受构造控制明显。沿甘河大断裂及多布库尔河大断裂两侧

为上述元素大量富集的高背区。

1.1:20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经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圈定出多处组合异常,其中最具找矿远

景的为4号异常。异常呈不规则状北西——南东向展布,面积18平方千米,异

常处于多布库尔河大断裂西侧,出露地层分为北南两部分:其北部为宝力高庙组

(C3P1bl)地层的安山玢岩、英安岩、粉砂岩;其南部为中元古界兴华渡口群的石

英云母片岩、混合岩化变粒岩、片麻岩,并见有侏罗纪花岗岩及花岗斑岩呈岩株

状侵入,有一条北西向断裂穿过测区。

异常以铜为主,伴有Ag、Bi、Au、W。异常浓集中心不明显,各元素套

合程度较好,对找铜矿十分有利。

2.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

经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即在区内圈

定出两处具有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08HS-1和08HS-2,其中最具找矿远景的为

08HS-1异常。该异常呈带状东西向展布,面积24平方千米。异常是以Cu、Mo、

Au为主,伴有Ag、Pb、Zn、As、Sb、Sb、Bi的元素组合异常,各元素间套合

紧密。异常呈现出东、西两处浓集中心,西部中心以Cu、Mo为主,伴有Au、

Ag、Zn、Sb、Bi。Cu最高1246.20×l0-6,平均113.30×l0-6,面积14.14平

方千米,具内带;东部中心以Au为主,伴有As、Sb、Cu、Mo、Au,最高

22.50×l0-9,平均3.75×l0-9,面积5.33平方千米。据异常特征认为,西部中心

为找矿有利部位。

二、1:2万土壤异常特征

经对08HS-1异常进行1:2万土壤测量工作验证,在29平方公里的普查

区内,圈出多元素组合异常9个,即09HT-1~09HT-9。其中规模较大、强度较高

具一定找矿意义的重点异常为09HT-1、09HT-4、09HT-7。而09HT-1异常则为其

中的重中之重,是找矿最理想的靶区。

1.09HT-1异常特征

异常呈宽带状北西一南东向展布,面积9.21平方千米。异常由主要元素

Cu、Mo,伴有B、Ag、Pb、Zn、As、Sb、Au九种元素组成。异常套合紧密,

浓集中心突出。

a、Cu异常极大值1808.6×l0-6,平均值117.15×l0-6,衬度2.79,规模15.40,

面积5.52平方千米。

异常具中带,强度高。异常中大于400×10-6的含量值有10个,大于

1000×l0-6的含量值有2个。其异常面积之大、强度之高,居全区Cu异常之首。

b、Mo异常极大值525.4×10-6,平均值26.32×10-6,衬度3.29,规模12.90,

面积3.92平方千米。异常具内带,强度高,异常中大于100×l0-6的含量值有10

个,大于500×l0-6的含量有1个。异常面积之大、强度之高,居全区Mo异常之

首。

c、地质背景与工程验证09HT-1异常绝大部分处于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

力高庙组(C3P1bl)地层中及其与二叠系花岗岩岩体之接触带两侧。异常长轴展布

方向与接触带延伸方向一致。异常浓集中心部位,经地表槽探验证,发现了钼矿

体与铜矿化体,由此认定该异常为矿致异常。

2.09HT-4异常特征

该异常呈不规则菱形东西向展布,面积3.86平方千米。异常由以Au为

主,伴有前缘元素As、Sb及次要元素Ag、Zn、Mo六种元素组成,异常套合紧

密,浓集中心明显。

a、Au异常极大值109.0×10-9,平均值8.30×l0-9,衬度5.6,规模5.3,

面积0.96平方千米。异常具中带,强度较高。异常中40.0×10-9以上的含量值有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