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讲解.ppt

发布:2017-04-14约3.88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治疗(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康复治疗常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临床治疗综合进行。;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 ——物理疗法(PT)主体 3M ——作业疗法(OT) ——言语治疗(ST) ——心理治疗 ——康复工程 ——中国传统治疗 ——文体治疗、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第一节 物理疗法 ;一、运动疗法; (一)概念 运动疗法 物理治疗中使用器械、徒手手法操作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的运动,使病人恢复全身或局部的运动、感觉功能的训练方法。 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呼吸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易化技术、移乘训练、步行训练等;(二)疗法特点 ;(三) 运动疗法分类;(三) 运动疗法分类;(三) 运动疗法分类;(四) 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五) 临床应用;(六) 常用运动疗法;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1、关节功能训练技术;CPM(关节持续性被动活动);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肩关节分离牵引:患者取仰卧位,肩外展约50°左右并内旋,将前臂支撑在治疗师的身体侧方。治疗师一手托住上臂外侧面,另一手四指放在腋窝下肱骨头内侧,拇指放在腋前,向外侧持续推肱骨,然后放松,重复3~5次。操作中要保持分离牵引力与关节盂的治疗平面相垂直。 作用:治疗开始, 控制疼痛。;肩关节外展摆动: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到活动受限处,屈肘90°,前臂旋前。治疗师站在患侧,一手从肩部后方穿过,固定肩胛骨,手指放在肩上,以防耸肩的代偿作用。另一手托住肘部,并使肩稍外旋和后伸,将肱骨在外展终点范围内摆动。 作用:改善肩关节外展、 外旋活动度。;2、软组织牵伸技术;2、软组织牵伸技术;2、软组织牵伸技术;;跟腱牵伸;;;3、肌力训练技术;3、肌力训练技术;3、肌力训练技术;3、肌力训练技术;4、 肌肉耐力训练;5、神经生理治疗技术;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 (1)治疗原则: 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 (2)治疗目的: 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ADL结合起来 (3)治疗顺序: 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 ;神经发育疗法(NDT)共同特点: (4)治疗方法: 应用多种感觉刺激,重复强化训练的重要 (5)工作方式: 强调早期、综合治疗;重视患者和家属的主动参与;Bobath法;基本观点;基本观点;RIP 技术中的关键点 中心关键点(CKP):头和躯干 周围关键点(PKP):骨盆带和肩胛带 远端关键点(DKP):上肢和下肢;治疗技术 1.早期介入 2.体位治疗 3.调整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分五部分: 躯干控制,头部控制,中线趋向,姿势变换(重心转移),肢体控制。 4.助力运动促进本体感觉恢复,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 5.利用原始反射及平衡反应诱发运动 6.强调功能性运动训练;Brunnstrom法;Brunnstrom技术的理论基础;偏瘫恢复的6阶段理论;Brunnstrom分期;Brunnstrom分期;评定法 以Brunnstrom评定法为基础,发展出 Fugl-Meyer评定法及上田敏评定法。 治疗技术 1.心理治疗,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2.利用各种感觉输入,如:听、视、触、本体感觉,调整兴奋性,促进正常运动。 3.按恢复过程分阶段训练:联合反应的应用;共同运动的应用;从共同运动中分离出独立的运动。 ;Rood法;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感觉刺激法 1.兴奋技术,提高肌张力 (1).快速刷拂 (2).轻敲皮肤 (3).快速冰刺激 (4).快速轻拉肌肉 (5).抗阻收缩 (6).轻叩肌腱或肌腹 (7).有力快速关节挤压 ;2.抑制技术,降低肌张力 (1).轻慢刷拂 (2).轻微持续的关节挤压及负重 (3).缓慢持续牵拉 (4).中度温热刺激 (5).缓慢持续坚定的触摸 ; PNF技术 (神经肌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