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章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 10.1 气源装置 10.2 气源净化装置 10.3 其他辅助元件 10.1 气源装置 10.1.1 压缩空气站概述 压缩空气站:气压系统动力源装置, 一般规定:1)排气量大于或等于 时,就应独立设置压缩空气站; 2)若排气量低于 时,可将压 缩机或气泵直接安装在主机旁。 气压传动系统所使用的压缩空气必须经过干燥和净 化处理后才能使用,净化空气流程如下图所示 10.1 气源装置 10.1.1 压缩空气站概述 10.1 气源装置——10.1.2 空气压缩机 1.空气压缩机的分类 按输出压力分为低压压缩机(0.2MPap≤1MPa)、中压压缩机(1MPap≤10MPa)、高压压缩机(10MPap≤100MPa)、超高压压缩机(p≥100MPa)。 按输出流量分为微型(q1m3/min)、小型(1m3/min≤q 10m3/min)、中型(10 m3/min q≤100 m3/min)、大型(q≥100 m3/min)。 按润滑方式分为有油润滑(采用润滑油润滑,结构中有专门的供油系统)和无油润滑(不采用润滑油润滑,零件采用自润滑材料制成。如采用无油润滑的活塞式空压机中的活塞组件)。 10.1 气源装置——10.1.2 空气压缩机 10.1 气源装置——10.1.2 空气压缩机 10.2 气源净化装置——10.2.1 空气过滤器 10.2 气源净化装置——10.2.2 除油器 10.2 气源净化装置——10.2.3 空气干燥器 10.2 气源净化装置——10.2.4 后冷却器 10.2 气源净化装置——10.2.5 储气罐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1 油雾器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1 油雾器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2 消声器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2 消声器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3 转换器 10.3 其他辅助元件——10.3.3 转换器 液压与气压传动 * 图10-1 压缩空气站净化空气流程图 1-压缩机 2-冷却器 3-分离器 4-储气罐 5-干燥器 6-过滤器 7-储气罐 8-加热器 9-四通阀 2. 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图10-2 单级单作用活塞式压缩机工作原理图 1-排气阀2-气缸3-活塞4-活塞杆5-滑块 6-滑道7-连杆8-曲柄9-吸气阀 10-弹簧 3. 空气压缩机的选用 选用空气压缩机的依据是气动系统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 量。气动系统常用的工作压力为0.5~0.8MPa,可直接选用 额定压力为0.7MPa~1MPa的低压空气压缩机,特殊场合也可 选用中、高压或超高压的空气压缩机。 在确定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时,应该满足各气动设备所 需的最大耗气量之和。 作用:滤除压缩空气的水分、油滴及杂 质微粒,以达到气动系统所要求 的净化程度。 原理:根据固体物质和空气分子的大小 和质量不同,利用惯性、阻隔和 吸附的方法将灰尘和杂质与空气 分离。 图10-3 普通空气过滤器结构图 作用:分离压缩空气中所含的油分 和水分。 原理:当压缩空气进入除油器后产 生流向和速度的急剧变化, 再依靠惯性作用,将密度比 压缩空气大的油滴和水滴分 离出来。 图10-4 除油器 作用:吸收和排除压缩空气中的 水分和部分油分与杂质,使 湿空气变成干空气。 原理:如图,它有两个填满干燥 剂的相同容器。空气从一个 容器的下部流到上部,水分 被干燥剂吸收而得到干燥, 一部分干燥后的空气又从另 一个容器的上部流到下部, 从饱和的干燥剂中把水分带 走并放入大气。实现了不须 外加热源而使吸附剂再生。 图10-5 不加热再生式干燥器 后冷却器安装在压缩机出口的管道上,将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气体温度由140~170℃降到40~50℃,使其中水汽、油雾气凝结成水滴和油滴,以便经除油器析出。 图10-6 套管式冷却器 作用:消除压力波动,保证输出气流的连续性;储存一定数量的压缩空 气,调节用气量或以备发生故障和临时需要应急使用;进一步分离压 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 结构:圆筒状焊接,有立式和卧式两种,一般以立式居多。立式储气罐 的高度为其直径的倍,同时应使进气管在下,出气管在上,并尽可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