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中线选线及中桩设计1.ppt

发布:2018-03-11约2.03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路中线选线及中桩设计 平原区公路选线 山岭区公路选线 丘陵区公路选线 实地定线、纸上定线、实地放线 2、逐段安排 在大控制点间,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逐段定出小控制点。 原则:是分清主次,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3、具体定线 在小控制点间,详细定出各交点的位置。 原则: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严格保护农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要协调。在选线时要考虑平纵横面的相互间组合与合理配合。 六·山岭区公路选线 山岭区路线可分为: 沿河线、越岭线、山脊线 七· 丘陵区公路选线 丘陵区分微丘区和重丘区,微丘区接近于平原区、重丘区接近于山岭区,其最大特点是路路可行。因此,丘陵区选线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线形标准与工程经济之间的协调 九、转角(turning angle)和分角线的测设 (一)定义: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的夹角。当偏转后的方向在原方向的右侧,称为右转角αY ;反之为左转角αZ 。 (二)转角的计算 当β左 180°时,为右转角, 有:αy=β左-180° 当β左180°时,为左转角, 有:αz=180°-β左 当β右180°时,为右转角, 有:αy=180°-β右 当β右180°时,为左转角, 有:αz=β右- 180° (三)分角线方向 若角度的2个方向值为a、b,则: 分角线方向c=(a+b)/2 十、里程桩(mileage peg)的设置 又称中桩,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分为整桩(每隔20m或50m设一个)和加桩: 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工程地质加桩、曲线加桩和断链加桩。(如:改K1+100=K1+080,长链20m。) * * 前言: 道路中线的测设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实地选定低等级公路中线并进行圆曲线的测设;另一个是在测绘的地形图上选定高等级中线并进行缓和曲线和螺旋曲线等测设。 公路选定线就是根据公路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地形、地、水文情况,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方面,在实地或纸上选定公路中线位置的过程。 就是在起终点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点寻找可能通行的“路线带”,并确定一些大的控制点,连接起来即形成路线的基本走向。 原则:是要全面布局。路线布局,是关系到公路“命运”的根本问题。总体布局如果不当,即使局部路线选得再好,技术指标确定得再恰当,仍然是一条质量很差的路线。因此,在选线中,首先应着眼于总体布局,解决好基本走向问题。 一、选、定线的原则及步骤 1 、全面布局 (3)线位高低的确定 分低线位、高线位两种,一般多采用低线位。 低线位:优点:平、纵线形好;土石方工程数量 少;路线活动范围大,容易避让 不良地形、地址。 缺点:易受水冲刷,防护工程较多,占 农田多,跨支沟时桥涵孔径大。 高线位:优缺点与低线位相反。 八· 公路选线及圆曲线测设 (一)交点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JD来表示。 (二)路线选定方法: 1.等级较低公路:实地定线。 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线——实地放线。 一、实地定线 1、平原区、微丘区定线 注意问题:(1)避免交点正对障碍物 (2)提前转向绕避障碍物(3)虚交点问题 2、山岭区、重丘区定线 (1)分段安排线路 (2)放坡、定导向线 按地形、道路等级确定准备设置的平均坡度,再按平均坡度放坡。 (3)修正导向线 (4)穿线定交点 在视线受限地段穿线定交点的方法:倒镜法、骑马桩法。 二 、纸上定线 1、纸上定线的方法和步骤(以山岭区为例) (1)、逐段安排 (2)、试坡 由平均坡度、等高线间距,定出相邻等高线间需要的路线长度,再在地形图上放坡,定出初步导向线。 (3)、定导向线 对初步导向线进行修改 (4)、定线 对导向线进行取直,以线定交点。得出各交点坐标,并计算偏角和交点间距离,设曲线、排桩号。 2、实地放线 (1)穿线定交点法 有:支距法、解析法 (2)拨角法 根据交点的坐标,直接用经纬仪由导点处拨角、量边定交点的位置。 β3 αy β4 αz JD3 JD4 JD2 JD5 a b c=(a+b)/2 分角线方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