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设备第六章讲解.ppt

发布:2017-04-14约3.8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 城市给排水概述; 目 录;6.1 城市给水工程; 城市给水系统一般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 部分,如图6-l所示。 1、取水工程 取水工程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宜的取水构筑 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给水系统取得足够的水量。 地下水的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和引泉 构筑物等。 地面水的取水构筑物有固定型和移动型两种:固定型包括岸 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移动型包括浮船式、缆车式等,应根据 水源的具体情况选择取水构筑物的形式。;6.1 城市给水工程;2 净水工程 通过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原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国家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水的净化方法和净化程度,要根据水源水质以及用户对 水质的要求而定。城市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必须满足我国现 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 地下水一般不需像地面水那样进行净化处理。有的地方 直接饮用地下水;有的仅进行加氯消毒;有的经滤池的过滤 和消毒处理之后,作为饮用水。 ;6.1 城市给水工程;6.1 城市给水工程;6.1 城市给水工程;6.1 城市给水工程;6.1 城市给水工程;6.2 城市排水工程;(1)直泄式合流制 管道系统就近将各类排出水泄入水体。混合的污水不经 过任何处理,且污水量大,排入水体,使水体水质恶化,严 重危害水体。因此,这种直泄式合流制目前已不采用。 (2)全处理合流制 污水、废水、降水混合汇集后全部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 理后再排入水体。这种排水方式对保障环境卫生方面当然是 理想的,但需要主干管的管径很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 也增加很多,基本费用相应提高,很不经济,同时在运转管 理方面也有困难。 ;(3) 截流式合流制 污水、废水、降水同样也合用一套管道系统。晴天时全 部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雨天时当雨水量增大,雨水、污水和 废水的混合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排入 水体。这种方式较多采用。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 立的管道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汇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系统;汇集和排除 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除系统,只排除工业废水的称为工业 废水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各类污水分别排放,有利于污水的处 理和利用,道的水力条件好。 3、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 求、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水体条件、城市污水量和水质情况、 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等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 定。一般新建城市或地区的排水系统,多采用分流制;城 区排水系统改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较多。同一城市的不 同地区,根据具体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地形、土壤条件、排水体制、 污水处理厂位置及排入水体的出口位置等因素(图6-1)。此 外,尚应遵循下述的一些原则: ① 污水应尽可能以最短的距离并以重力流的方式排送至 污水处理厂; ② 管道应尽可能平行地面自然坡度以减少埋深; ③ 干管及主干管常敷设于地势较低且较平坦的地方; ④ 地形平坦处的小流量管道应以最短路线与干管相接;; ⑤ 当管道埋深达最大允许值,继续挖深对施工不便及不 经济时,应考虑设置提升污水泵站,但泵站的数量应力求减 少; ⑥ 管道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穿越河道、铁路及其他地下 构筑物; ⑦ 当城市排水系统分期建造时,第一期工程的主干管 内,应有相当大的流量通过,以避免初期因流速太小而影响 正常排水。; 此外,在总图设计中尚需注意: ① 埋地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两侧,如不能满足水平间距 的要求时,则检修较少的给水排水管道及雨水管道也可布置 在道路下面; ② 管道的埋设深度即指管道内底到地面的深度,无保温 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温和它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内 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并应保证管顶之最小覆土厚 度;建筑小区内的给水排水管道应平行建筑物轴线敷设; ③有建筑分期的工程,第一期工程最好布置在地势较低 处,即排水管的第一期工程可以从整个工程的下游段开始施 工,以便为二期工程接管创造良好条件。; 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每天都在使用和接触着水。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发 生变化,就变成了污染过的水,简称为污水。污水主要由生 活污水、工业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