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课件8.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铸 铁 铸铁 铸铁的分类 石墨化过程 石墨化程度与铸铁分类 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灰铸铁 灰铸铁孕育处理 灰铸铁的热处理 球墨铸铁 (球铁) 球墨铸铁的生产特点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蠕墨铸铁 可锻铸铁 钢的分类回顾 碳素钢(非合金钢): 合金钢 铸 铁 的 编 号 回 顾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掌握常用铸铁的性能特点; 掌握铸铁的牌号; 了解铸铁的主要应用。 基本要求 石墨的形态:片状、蟹状、花状、蠕虫状,团絮状、球状 石墨化方式: 从液相或A中直接析出石墨 由Fe3C分解得到石墨 铸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基本特点: 成分: 含C和Si较高,含杂质S和P较高 C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性能: 机械性能较低 良好的铸造性能,可切削加工性,耐磨性和抗振性 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白口铸铁:断口呈亮白色,碳以渗碳体形式存在,较少应用 灰口铸铁:碳以石墨形式存在 灰铸铁:断口呈黑灰色,碳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 球墨铸铁:碳大部分或全部以球状石墨形式存在; 蠕墨铸铁:碳以蠕虫状石墨形式存在 可锻铸铁:碳大部分或全部以团絮状石墨存在; 麻口铸铁:碳以渗碳体和石墨形式存在 特殊性能铸铁: 亦称合金铸铁。 直接析出 +蠕化剂 直接析出 +球化剂 L 直接析出 片状石墨 灰铸铁 L 球状石墨 球墨铸铁 L 蠕虫状石墨 蠕墨铸铁 Fe3C 退火 团絮状石墨 可锻铸铁 石墨形态与铸铁分类 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高温石墨化: ① 从过共晶铁水中直接析出的初生(一次)石墨; ② 在共晶转变中形成的共晶石墨; 一次渗碳体(Fe3CI) ③ 共晶渗碳体 在高温下分解析出石墨 中温石墨化 二次渗碳体(Fe3CII)在高温下分解析出石墨 3 低温石墨化 ① 共析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共析石墨 ② 由共析渗碳体分解析出的石墨。 第一阶段石墨化完全进行 → C主要以石墨存在 第二阶段石墨化完全进行→ F基体+石墨 第二阶段石墨化部分进行→ P+F基体+石墨 第二阶段石墨化没有进行→ P基体+石墨 第一阶段石墨化部分进行 第二阶段石墨化没有进行→ 石墨与Fe3CⅡ共存 第一阶段石墨化没有进行 第二阶段石墨化没有进行→ C以Fe3C形式存在 冷速 慢 快 灰口铸铁 麻口铸铁 白口铸铁 1 化学成分 C、Si —— 强烈促进石墨化 S —— 强烈阻碍石墨化 Mn —— 阻碍石墨化 2 冷却速度 ↑℃,↑时间 → 有利于石墨化 冷速慢 → 促进石墨化 冷速快→ 抑制石墨化 性能:σb、δ比相同基体的钢低,抗压强度和硬度与钢接近 减振性好,耐磨性好,缺口敏感性低, 铸造性好,切削加工性好。应用最广泛(80%) F 灰铸铁 P 灰铸铁 F+P 灰铸铁 常用灰铸铁的牌号与用途 HT200——表示灰铸铁,σb≥MPa (壁厚增加,强度降低) 受较大负荷的重要零件。如汽缸、床身、活塞、中等压力阀体、齿轮箱、飞轮等。 珠光体 HT200 受中等负荷的零件。如机座、支架、箱体、带轮等。 铁素体+珠光体 HT150 低负荷和不重要的零件。如手柄、盖板、重锤等。 铁素体 HT100 用途 基体组织 牌号 水泵 叶轮 发动机飞轮 孕育铸铁:HT250、HT300、HT350 孕育处理:降低碳、硅含量,以提高铸铁的强度; 浇注前向铁水中加入少量的孕育剂(75%硅铁),可以细化组织,促进石墨化。 孕育铸铁的特点: 强度较高,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甚小。因此,适用静载荷下要求较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铸件,特别适合生产厚大铸件如重型机床、压力机床身、高压液压件、活塞环、齿轮、凸轮等。 热处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