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VHDLFPGA实现.doc

发布:2017-08-17约1.19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小学期电路综合实验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2009211109班 学号: 序号: 29 姓名: 方芳 负责: 滤波器+系统级联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字语音传输系统的原理和构成,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和实现原理。 (2)掌握FPGA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应用软件Quartus II和Modelsim的使用。 (3)学习并掌握FPGA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并熟练使用VHDL语言编程设计芯片。 (4)学会借助Matlab仿真系统进行系统各项性能的验证。 (5)锻炼自身调试硬件电路板的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在给定的FPGA开发板上完成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独立设计并开发系统的每个功能模块,实现输入信号的编码,滤波,传输(加性高斯白噪声),取样判决,最后验证传输质量。本实验以硬件设计为主,仿真软件为辅的原则,使用硬件来实现系统的功能,同时借助Matlab仿真软件完成滤波器系数的产生,通过绘制输出结果的波形,分析输出的结果的正确性。 分析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构成,每个功能模块实现的功能。 借助Modelsim仿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并计算误码率,比较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滚降系数α不同时的抗干扰的性能。 仿真无误后,在QuartusII中编译,并生成可下载的.sof文件,最后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实现其功能。 调试硬件电路板,出现问题时,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功能。 实验原理: 1.、整个系统设计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上图是最佳基带系统的模型。对于理想信道,可假设C(f)=1。图中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是双边带功率谱密度为No/2的白噪声。为了达到最佳接收目的,总体传输特性设计为升余滚降滤波器Hr(f)=Gt(f)*C(f)*Gr(f),由于C(f)=1,只要Gt(f)*Gr(f)要满足升余弦的特性就可以实现最佳接收。这里在发送端设计一个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作为发送滤波器,在接收端设计一个完全相同的根升余弦滤波器作为接收滤波器,这样Gt(f)*Gr(f)就满足了升余弦的特性。根据此模型我们可以用Matlab仿真的方法来测量该系统的误码率,比较滚降系数不同时系统的性能。基于图1-1所示的原理图,可以将系统分为七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功能如下,均用VHDL进行编程来实现。 输入数字信号生成器,首先使用小m序列生成器,生成随机的数字信号;为了滤波的需要,还需将单极性的0,1码变成+1,-1的双极性码。 发送端的根升余弦滤波器采用数字FIR滤波器来实现。借助Matlab中仿真根升余弦滤波器,并编程产生滤波器的抽头系数,然后将系数读入VHDL程序中,并完成输入信号和抽头系数的卷积。最后,将卷积后的结果读回到Matlab中,绘制波形图和眼图,分析结果正确与否。 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的设计:按照给定算法实现随机的高斯白噪声。 理想信道C(f)=1:实现信号和噪声的相加。 接收端的根升余弦滤波器同样采用数字FIR滤波器来实现,设计方法和发送滤波器相同。 取样判决,按照接收准则对取样信号进行判决。 比较输入和输出信号,统计错误码元数目和总码元数目。 2、滤波器设计原理 1)、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设计 为了实现最佳传输,我们知道,只要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收滤波器三者的传输函数的乘积,即Hr(f)=Gt(f)*C(f)*Gr(f),是升余弦滚降,此时可以满足奈奎斯特准则,就可以实现最佳接收,如图2-2所示是理论的升余弦滚降的频谱和时域冲激响应。为了实现确定信号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下的最佳接收,在设计中采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即Gs(f)和Gr(f)的频谱特性相同,均设计为根升余弦滤波器,将升余弦开方即可。 图2-2 由图2-2可知,当滚降系数取不同的值时(例如α=1,0.5或0.001),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时域响应的最大值和过零点要保证相同,频域响应的截止频率应符合W=(1+α) ×Ws(其中的Ws为α=0时的截止频率,即Ws=1/2Ts,Ts为单位码元传输时间)。 为了实现滤波,在VHDL程序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是滤波器的抽头系数。在本设计中,抽头系数的产生借助Matlab来完成,实验中给出的抽头系数,它们分别是当滚降系数分别为α=0.05,α=0.5,α=1的17阶(即N=17)的FIR滤波器的抽头系数h(n):h(0)~h(16),这里抽头系数量化为16bit。编写Matlab程序来仿真滤波器并产生抽头系数,同时可以参考图2-3中用Matlab仿真出的频谱和时域冲激响应,左上为根升余弦的时域冲激响应,左下为升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