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复习;思考;变化率;一、速度
1、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
;平均速度;问题与练习;问题与练习;*平均速率;对运动的分割;瞬时速度;常见物体的速度; 知识精析
比较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含义:平均速度指某`过程中物体位置变化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指某时刻或某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对应:平均速度对应某个过程,如一段时间、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对应某个状态,如时刻、位置. ;;五、瞬时速率:(速率)
1、瞬时速度的大小
2、标量 没有方向
; 方法指导
一、理解速度和速率
例1 关于速率和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时刻瞬时速度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均相等;
解析 速度与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且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选项A中,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一般情况下,路程是大于位移的,所以两者大小不一定相等,而且平均速率无方向,也不同于平均速度,故选项A错误.选项B是瞬时速率定义表述的内容,正确.在特殊的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而且位移大小与路程也相等,所以选项C、D都正确.
答案 A
; 方法指导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2 甲做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 变式训练1
(1)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
(2)甲做变速直线运动,若甲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七、位移-时间图象
图3-1
1.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在如图3-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位置x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叫位移-时间???象或x-t图象.
2.利用x-t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
(1)图像上各点坐标是某时刻物体所处位置
从x-t图象中可以找出物体在各段时间对应的位移.
图像斜率表示物体速度
; (2)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图3-2 图3-3
(3)若x-t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2所示.
(4)若物体做非匀速运动,则x-t图象是一条曲线,如图3-3所示,在时间t1~t3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直线AB的斜率,t2时刻对应图象上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瞬时速度.
; 方法指导三、利用x-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例3 图3-4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3-4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0 m
; 解析 甲从t=0时刻开始出发,乙在0~t1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故甲比乙早出发的时间为t1 s,选项A正确.当t=t2时,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等,即甲、乙两物体相遇,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当t=t3时,甲的位移为零,乙的位移为x0,两物体相距x0,选项D正确.
答案 C
点评 解析图象问题要将图象与实际运动情况结合起来,以便建立清晰的物理情境.注意坐标轴的含义,起点、交点的物理意义,以及斜率和面积的意义.
; 变式训练2
百米赛跑中,甲、乙、丙三人从一开始就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按时起跑,乙比甲落后0.5 s起跑,丙抢跑的距离为1 m,试说明图3-5中的A、B、C三条图线分别表示的是谁的图象并比较他们的速度大小.
图3-5 ;
解析 甲按时起跑,说明甲的图线是A,乙比甲落后0.5 s,说明乙的图线是C,丙抢跑1 m,说明丙的图线是B.
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从A、B、C三条图线斜率的大小可得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甲>v乙>v丙.
答案 A-甲,B-丙,C-乙 v甲>v乙>v丙
; 变式训练3
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
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x-t图象如图所示.
在20 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
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