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碘化亚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doc

发布:2024-03-03约4.5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产品名称:SDS编号:

PAGE

修订日期:第PAGE4页共NUMPAGES6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初编制日期: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碘化亚铊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碘化亚铊

化学品英文名:thalliumiodide;thallousiodide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地址:

供应商电话:

邮编:供应商传真:

电子邮件地址: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造药物、光谱分析、热定位的特种过滤器、与溴化铊组成混合结晶、传送极长波长的红外线辐射。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吞咽致命,吸入致命。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H300:吞咽致命

H330:吸入致命

H373: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如果可确证无其他接触途径引起该危害,说明接触途径)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如果已经知道,说明所受损害的器官)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4:戴呼吸防护装置。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30:漱口。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0:紧急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14:如感觉不适,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健康危害:铊及其化合物为强烈的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对肝、肾有损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其他危害:暂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No.

碘化亚铊

7790-30-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食入:如中毒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用1%碘化钠或1%碘化钾溶液洗胃效果更佳。

口服牛奶、淀粉膏、氢氧化铝凝胶、次碳酸铋。口服活性炭悬液。用硫酸钠、

硫酸镁或蓖麻油导泻。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如中毒者神志清醒,催吐,洗胃。用1%碘化钠或1%碘化钾溶液洗胃效果更佳。

口服牛奶、淀粉膏、氢氧化铝凝胶、次碳酸铋。口服活性炭悬液。用硫酸钠、

硫酸镁或蓖麻油导泻。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解毒剂:普鲁士蓝。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特别危险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环境保护措施:无资料。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暂无资料。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