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通史融会(六) 中华文明的再造——民国时期.ppt

发布:2017-04-22约2.54千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 (1)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核心的反帝爱国运动日益高涨。 (3)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4)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共对峙 一党专政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形式上统一中国,实行所谓“训政”,建立特务机构和统治等,以强化国家机器,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革命新路 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 合作抗日 合作背景 (1)经过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洗礼,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已经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共识。 (2)至1937年上半年,中国民族经济和国家统一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共已开始了初步合作事宜。 (3)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推动下,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美、英成为盟国,中国在长期独自抗日后获得强力外援。中国的抗日获得盟国高度肯定,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1945年,中国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并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而成为世界“四强”之一,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历史意义 中国以自己的巨大贡献与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民族独立和国际平等的新路。 解放战争 假和平 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纲领。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真内战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 原因 (1)革命推动: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2)政府政策: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 (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4)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 表现 (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评价 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经济近代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经济和阶级条件;为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整顿税务 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控制金融 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改革币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政策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1930年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原因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最迫切的问题。 作用 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共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政策 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原因 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作用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 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9月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者,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原因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民要求土地。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作用 农业生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