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异常检测方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图像灰度分布统计的亮度异常检测
1 基本原理
过亮或过暗的视觉效果是整幅图像看上去偏亮偏白或者是偏暗偏黑,在灰度空间里,其灰度值总体偏高(趋于255)或者偏低(趋于0),而其灰度分布直方图的分布表现为集中在直方图右边或左边。因为,我们通过直方图的特性来刻画图像的量度异常。
2 实现步骤
2.1彩色图像灰度化
为加快处理速度,需要把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因为在灰度图像上得到验证的算法,很容易移植到彩色图像上。24位彩色图像每个像素用三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分别对应着,,分量的亮度(红,绿,蓝)。当,,分量值相同时,表现为灰度图像,这时取,,分量值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表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因为人眼对颜色的感应是不同的,所以采用如下的转换公式。
Grayi,j=0.299*Ri,j+0.587*Gi,j+0.114*Bi,j (1)
式中,R(i,j),Gi,j,B(i,j)分别为,,三通道的亮度值。
2.2画出图像的灰度直方图
图像的灰度范围为0~255,将其等分为划分为50个区间。前10个区间(灰度值在0~51)的灰度直方图用红色显示,后10个区间(灰度值在204~255)的灰度直方图用蓝色显示,中间的30个区间(灰度值在52~203)的灰度直方图用绿色显示。
2.3计算灰度分布比例因子
分别累计前10个区间灰度直方图的总和sum1、后10个区间灰度直方图的总和sum2、以及中间30个区间灰度直方图的总和sum3。对这三大区间赋予不同的权值,前10个区间和后10个区间的权值都为0.2,中间30个区间的权值为0.6。然后计算出灰度分布比例因子α=0.2*sum1+0.6*sum2+0.6*sum3。
2.4亮度异常的判定
将计算出的灰度分布比例因子α与给定的阈值θ=0.44作比较,如果,α≥θ,则判定为正常图像;如果,αθ,则判定为亮度异常图像。在判定为亮度异常的前提下,若sum1sum3,则判定为图像过暗;若um1sum3,则判定为图像过亮。
3 实现效果
3.1正常图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图
3.2过暗图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图
3.3过亮图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图
4 结果统计
正常图像亮度异常图像0.59过亮0.480.430.540.360.450.270.460.52过暗0.470.220.490.240.490.320.560.3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