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单元下册数学集体备课.doc

发布:2017-05-28约5.1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6年 月 日 教学课题 第6单元 年、月、日 学案编写者 毛才华 教学用课时 5 学案使用者 毛才华 魏银宝 程建波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练习十二中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活动等等。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得出经过的时间。 第一课时: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 二、新授。 三、巩固。 四、小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 ? ? ? ? 60秒=( ?)分 ? 60分=( ?)小时 ? ? ? ?1星期=( ?)天 ? 3分=( ?)秒 ? ? ? ? 4星期=( 1、课题:认识年、月、日。 认识年历。 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认识平年和闰年。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605 ? ? 1840 ? ? 1902 ? ? 1944 ? ? ?1955 2100 ? ? 1976 ? ? 1987 ? ? 1994 ? ? ?2400 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 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1)31×7=217(7个大月) ? ? 30×4=120(4个小月) 217+120+28=365(天) ? ? 217+120+29=366(天) 2)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 365天,闰年366天。83页的“做一做”题目。 2题做完后让学生看年历验证。(计算方法是:30÷7=4……2,商是星期个数。) 请学生对照板书回答。懂得了一年有12个月,学会了看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还知道判断闰年与平年。1-5题。 5题制作日历,提示学生注意了解明年一月一日是星期几,一要从那一天开始写。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