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简单机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简 单 机 械;功的原理: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知识点1;高频考点1;一.杠杆:
(1)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_______________的一根硬棒。
(2)五要素(如图所示)。;(3)杠杆平衡条件:_______。
(4)三种杠杆。;【典例1】(2013·株洲中考)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
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
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桶中
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两杠杆支点为O1、O2。则
对应的杠杆分别是( )
A.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B.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C.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D.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动力最小的作图方法:
(1)动力作用点要选在杆的最远端(指距支点最远)。
(2)连接动力作用点与支点(用虚线)。
(3)以动力作用点为垂足,沿动力方向作动力作用点与支点连线
的垂线。
(4)根据动力与阻力使杠杆的旋转方向相反来确定动力的方向。;【典例1】(2013·德州中考)如图所示,请画出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作用在B点的最小力F及其力臂l。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抓住两点:
(1)要使力最小,则需力臂最长。
(2)根据动力与阻力使杠杆的旋转方向相反可知,力F的方向应向下。;(2012·凉山中考)在图中,O为支点,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典例2】(2012·德州中考)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二.滑轮:;;高频考点2;【方法归纳】绕制滑轮组时,若要求F= (G物+G动),或公式n=s/h,这时如果n为奇数,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动滑轮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定滑轮上,这个规律称为“奇动偶定”。;【典例2】(2013·日照中考)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变式训练】(2012·德州中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
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
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绕线方法。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则相同时间内绳
子自由端移动的???离等于重物上升高度的2倍,可知
有2段绳子承担总重,即连在动滑轮上的绳子为2段。;知识点2;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_____要做的功。
2.额外功:对达到某一目的没有用___________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_____。
4.机械效率:
(1)定义:_____________的比值。
(2)公式:_______。
(3)规律:因为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______。;(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改进_____,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②同一机械,增大_____。
③经常_____,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滑轮组机械效率;【典例3】(2013·德州中考)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 );【变式训练】(2012·福州中考)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
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所示。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
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 F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
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 W乙,η甲_______
η乙。(均选填“”“=”或“”);斜面机械效率;高频考点3;1.三者之间的关系:;2.三者的公式关系:
3.功率与速度、牵引力的关系:;【典例4】(2013·梅州中考)小林用如图所示
的滑轮组在20s的时间内把重为120N的重物匀
速提升了6m,拉力所做的功为960J。求:
(1)小林所做的有用功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大小。;【变式训练】(2012·连云港中考)用如图所示的
滑轮组,将重为10 N的物体以0.1 m/s的速度匀速
提升,拉力F=6 N,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
重力为 N。;实验探究1;1.平衡状态: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_____状态
或_________状态。
2.实验设计:;(1)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并
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
重新在_________平衡。
(3)记录钩码的重力,测出两力臂,记入表格。
(4)重复多做几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3.问题探究:
(1)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如何调节?
提示:调节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哪端高,就将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