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氨基二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doc
产品名称:SDS编号:
PAGE
修订日期:第PAGE4页共NUMPAGES6页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初编制日期:第PAGE1页共NUMPAGES6页
4-氨基二苯胺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4-氨基二苯胺
化学品英文名:p-aminodiphenylamine;N-phenyl-p-phenylenediamine
供应商名称:
供应商地址:
供应商电话:
邮编:供应商传真:
电子邮件地址: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分析上用作氧化还原指示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GHS危险性类别: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33+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对人体有毒。有刺激性。进入人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紫绀。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其他危害:暂无资料。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No.
4-氨基二苯胺
101-54-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漱口,饮水。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用美蓝和维生素C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特别危险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环境保护措施: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