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靛蓝染料染牛仔布.ppt

发布:2017-05-25约2.36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靛蓝隐色体的扩散性能较差,在染色中染液对纱线的渗透能力弱,因此需在染液中加入的渗透剂,帮助增进渗透性能。 (即使如此,靛蓝的纱线染色大多呈现环染状,不会透芯,而环染程度较深入的,耐磨洗牢度好,反之则效果相反。 原理: 靛蓝隐色体被棉纤维吸收,并向纤维内部扩散,当纱线离开染液后,因碱性减弱,隐色体钠盐即水解成隐色酸,当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时,即可氧化成不溶性靛蓝,恢复其原有 蓝色固着在纤维上。 目的:去除染色纱线上的色茸、盐分、杂质,提高染色纱线色牢度、光滑程度和色光稳定。 牛仔布经纱靛蓝染色,为简化工艺,通常都不用皂煮,因为靛蓝染色后染料在纱线上已呈结晶状态,且皂煮前后色光变化不大,因此只要有充分的水洗条件,即可达到后处理的要求。 牛仔布是一种较粗厚的色织经面斜纹棉布,经纱颜色深,一般为靛蓝色,纬纱颜色浅,一般为浅灰或煮练后的本白纱。又称靛蓝劳动布。始于美国西部,放牧人员用以制作衣裤而得名。经纱采用浆染联合一步法染色工艺,特数有83.3tex(7英支),58tex(10英支),36tex(16英支)等,纬纱特数有96tex(6英支),58tex(10英支),48tex(12英支)等,采用3/1组织,也有采用变化斜纹,平纹或绉组织牛仔,坯布经防缩整理,缩水率比一般织物小,质地紧密,厚实,色泽鲜艳,织纹清晰。 经轴(10~14只) 前处理(1~2道) 染色氧化(重复6~8道) 染后处理(2~3道) 一般以83.3tex(7英支)经纱,总经根数4284根、纤维设计上染染料百分率2.5%,染色速度18.5m/min,染色温度25℃+3℃为例。 1、前处理 ——由润湿槽和水洗槽组成 配方 工艺 项目 单位 要求 成分 单位 含量 温度 ℃ 80~85 861#渗透剂 g/L 1.5~2 时间 s 20+5 烧碱 g/L 1.0~1.5 轧余率 % 70~75 (2)水洗槽:喷淋流水洗涤,水温40~45℃,压辊压力3~3.5t,轧余率75%+3% 染浆联合机润湿配方及工艺 1 1 * 133401班 钟晓波 天然靛蓝染料的结构 Part 1 靛蓝染料染色的原理 Part 2 靛蓝染料然牛仔布的工艺 Part 3 目录 靛蓝染料的分子式为C16N2H10O2,分子量262,它的结构式如下: 由于靛蓝染料不溶于水,对水没有亲和力,因此它不能直接用来染色,必须在碱性溶液中,用还原剂将靛蓝还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之后,才能被纤维所吸收,然后在经氧化成不溶性的靛蓝色沉淀而附着在纱线上,达到上染的目的。靛蓝染色有四个过程,下面分别介绍这四个过程 不溶性的靛蓝染料转变成可溶于碱性溶液的隐色体——靛蓝盐 必须利用还原剂在强碱介质中进行。 (1)每个靛蓝分子中有两个羰基(C=O),在还原剂所产生的氢离子作用下,羰基被还原成羟基,反应后先生成羟基化合物(C-OH),即靛蓝的隐色酸,它和靛蓝一样不溶于水。 (2)隐色酸与溶液中的碱作用生成隐色体——隐色体钠盐或钙盐。 靛蓝的还原有发酵法、保险粉法,二氧化硫脲法、锌粉石灰法和硫酸亚铁法等多种。 其中,发酵法应用最早,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手工操作,生产成本低廉;缺点是还原作用缓慢,往往需要7~10天才能形成隐色体,生产效率低,不能连续生产。 保险粉法是目前工厂大生产使用的主要方法。 二氧化硫脲法稳定性好、无毒、无味,是发展方向。 锌粉石灰法染色物鲜艳度差, 耐磨牢度差。 亚硫化铁法染料会吸附于氢氧化铁和硫酸钙的沉淀上,且有染料损耗大的缺陷。 发酵法 ——以石灰为碱剂,长期贮藏的陈酒糟为发酵剂,利用酒糟中淀粉发酵产生乳酸后分解出的氢离子与靛蓝分子结合的隐色酸,然后再与石灰乳反应转变成隐色体钙盐而溶解。 保险粉法 ——以保险粉为还原剂,烧碱做碱剂,将靛蓝染料还原成隐色体的方法。 二氧化硫脲法 ——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烧碱做碱剂,将靛蓝染料还原成隐色体的方法。 靛蓝的还原——氧化电位 靛蓝的还原是一个可逆的反应过程,即染浴是一个还原——氧化过程,也就是电子的转让与接受的过程。 靛蓝隐色体的电位,是指靛蓝转变成隐色体钠盐的电位值,其值为-760mV。因此,要使靛蓝还原成隐色体并保持其稳定性,染液的实际电位值必须大于靛蓝的还原电位值,运用这一理论,测控染液的电位值使其保持在-760mV以上,就能保证染液的稳定性。 靛蓝的预还原(或称作干缸) 靛蓝在溶液中的还原性能与保险粉、烧碱在溶液中的浓度以及溶液的温度有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