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土地整治概论第三章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pptx

发布:2017-05-26约2.86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土地整理概论》第三章: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 内容提要 前述章节简要回顾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 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价 2 1.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 3 概念: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进行田、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增加的各项用地面积。 内涵: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权关系的潜在能力。 前述章节回顾 量化 支撑 2.土地整理潜力因素调查: 目的:查清土地整理潜力的规模、分布、特点、要素,为土地整理潜力的科学测算和评价提供事实依据和数据支撑。 内容: 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资源、农用地现状利用水平等等);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调查(交通、公共设施、环境状况、产权关系、土地利用情况等等); 废弃地复垦潜力调查(面积、土壤、水源、限制因素、复垦适宜性及适宜类型等等);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调查(面积、土壤、坡度、水源、开发适宜性及适宜类型等等)。 方法:实地考察、询问有经验的干部群众、到相关部门查阅土地整理资料、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等。 前述章节回顾 4 测算单元 土地整理潜力调查 测算潜力 汇总分级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目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测算各类型土地整理潜力的类型、数量、级别和分布。为土地整理决策提供依据。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规划目标 重点区域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一般程序 5 6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3.3.1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概述 农用地整理潜力:是指通过综合整治、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以及调整产权关系等手段,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态价值等方面的幅度。 新增耕地面积 ——通过道路、沟渠整治 ——通过土地平整,小田并大田,减少田坎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等别提高程度 ——改善耕地质量 产能提高幅度 ——增加粮食产量 农用地整理潜力的主要来源 潜力分析 潜力评价 近期、远期目标确定 整理重点区域 7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3.3.1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技术路线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 质量 数量 空间分布 汇总分级 投资预算 技术条件 规划目标 时间限制 3.3.1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测算方法 8 方法一: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式中: 3.3.1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测算方法 9 方法二: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式中: 3.3.1 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汇总分级 10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县(市) 待整理耕地片区总面积 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系数 潜力等级 备注 全省合计 _____省(市)耕地整理潜力汇总表 单位:hm2、% 乡镇名 村名 农用地整治规模 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系数 潜力等级 备注 全县合计 _____县 耕地整理潜力汇总表 单位:hm2、% 备注:可根据汇总分级数据制作潜力分布图 11 方法:样区选择样区设计新增耕地系数确定潜力面积测算汇总分级 实例解析 大竹县农用地整治项目抽样调查统计表(样区选择) 高方案下沟、路、渠、田块占地指标表(样区设计)    3.3.2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概述 12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该区域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使每宗地块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并重新划定其边界,土地产权以原位或交换方式进行再分配,达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土地资产价值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整体性、综合性的土地利用调整和整治过程。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类型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 危旧 房区 工矿 用地 区 城中 村 农村居 民点用 地 工矿废 弃地 砖瓦 窑厂 3.3.2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测算方法 13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式中: 3.3.2 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汇总分级 14 3.3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县(市) 待整理农村宅基地面积 可增加农用地面积 新增耕地系数 潜力等级 备注 小计 其中增加的耕地 全省合计 _____省(市)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汇总表 单位:hm2、% 乡镇名 村名 待整理农村宅基地面积 可增加农用地面积 新增耕地系数 潜力等级 备注 小计 其中增加的耕地 全县合计 _____县 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汇总表 单位:hm2、% 15 方法:待整理区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