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液体疗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科液体疗法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作用、调节 (二)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细胞外液 年龄 总量 血浆 间质液 细胞内液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35 1岁 70 5 25 40 2—14岁 65 5 20 40 成人 55-60 5 10-15 40-45 年龄越小,体液(水)相对越多, 细胞内液和血浆相对恒定;? 血浆区:液体相对稳定,蛋白质可呈胶体状态 间质区:液体最不稳定,不含蛋白质,因此渗透压 不稳定,液体易于流动; 细胞内区:液体最稳定,蛋白质可将水分保留在细 胞内形成胶体状态; 血浆区和间质区通过毛细血管(半透膜)进行交换; 细胞与间质区通过细胞膜(透析膜)进行交换。 (三)体液的电介质组成 (四)儿童水的代谢特点(婴幼儿为什么易发生脱水?) 1.水的需要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快,年龄越小,不显失水量越多表(4-4)。 2.水的排除 皮肤和肺(表4-5) 肾脏 婴儿每日水的交换量为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1/7。 婴儿体内水的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 3.水平衡的调节 小儿年龄越小,肾浓缩和稀释功能愈不成熟,排出 同量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易发生代谢产物储 留和脱水。 脱水程度判断 (1)轻度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5%以下(30~50ml/kg)。患儿精神正常或稍差;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前囟轻度凹陷;哭时有泪;口唇黏膜稍干;尿量稍减少。 (2)中度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5%~10%(50~100ml/kg)。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哭时少泪;口唇黏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明显减少。 (3)重度脱水 失水量占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灰白或有花纹,干燥,失去弹性;眼窝、前囟深度凹陷,闭目露睛;哭时无泪;舌无津,口唇黏膜极干燥;因血容量明显减少可出现休克症状如心音低钝,脉细而快,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等。 二、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一)非电解质溶液 (二)电解质溶液: 1、0.9%NaCl 2、1.4%SB 3、3%NaCl,纠正低钠血症 4、10%KCl 5、混合溶液: 6、常用液体成分 7、几种混合液的配制 (三) ORS(oral rehydration Salt) 1、理论基础 2、GS浓度为2%有利于Na+和水的最大转运 3、2/3张,电解质含量 4、服用方法 三、 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即一个方案,两步走,三定,四句话 (一)一个方案:制定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案(包括补液种类,补液量,补液速度)可根据病情变化再调整。 (二)二步走:第一步为扩容和补充累积损失量, 第二步为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 扩容:2:1等张含钠液或低右20ml/Kg(总量小于300ml),1/2-1hr补完,后者对酸中毒明显可 用5%碳酸氢钠,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和肾血流量 (三)三定: 1、定性: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钠估计,也可测患儿血浆渗透压(Na++10)?2,280-320为等渗 少数低渗性脱水血钠100-130mmol/L,可补等渗液 个别血Na+?100mmol/L以下,可补3%NaCl (130mmol/L- Na+)? 1.2 ? Kg=3%NaClml数 一般先给1/2-2/3量 等渗补1/2张,低渗补2/3张,高渗补1/3--1/5张。 继续损失一般为1/2张,生理需要1/3-1/5张,一般1/4张 2、定量: 轻度90-120ml/Kg(占体重5%,累积损失量30-50ml/Kg) 中度120-150ml/Kg(占体重5-10%累积损失量50-100ml/Kg) 重度150-180ml/Kg(占体重10%,累积损失量100-120ml/Kg) 3、定时 第一阶段纠正休克: 2:1等张含钠液或低右 20ml/Kg(总量小于300ml),1/2-1hr补完 第二阶段为补充累积丢失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