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与答案.docx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答案:D
解析:阴的属性一般具有向下、寒冷、有形、晦暗等特点,下降符合阴的属性。
3.五行中,“木”之“所胜”为
A.火
B.水
C.土
D.金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胜”即“克我”,所以木之“所胜”为土。
4.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以上均非
答案:C
解析: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5.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
A.调畅情志活动
B.调畅全身气机
C.促进脾胃运化
D.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
E.调节月经和精液的排泄
答案:B
解析: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调畅全身气机,气机调畅是维持和调节人体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情志活动正常的基础。
6.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C
解析:脾主统血,是指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7.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
A.汗
B.尿
C.呼气
D.呕吐物
E.粪便
答案:D
解析:津液的排泄途径主要有汗、尿、呼气以及粪便中所含的水分等,呕吐物不属于正常的津液排泄途径。
8.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易伤阳气
B.易伤津液
C.易袭阳位
D.易生风动血
E.易致肿疡
答案:C
解析:风邪的致病特点有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等。
9.七情内伤致病多损伤的脏是
A.心、肝、脾
B.心、肺、脾
C.心、肝、肾
D.心、肺、肝
E.肺、脾、肾
答案:A
解析:七情内伤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三脏多见。因为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0.临床上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何项关系密切
A.肺、脾、肾
B.肺、胃、肾
C.肺、胃、肝
D.心、肝、肺
E.心、肺、肾
答案:C
解析:气逆证以肺、胃、肝等脏腑气机上逆为多见。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肝气上逆则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
11.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
A.邪气盛,正气未衰
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
C.邪气盛,正气也虚
D.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
E.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
答案:C
解析: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邪气盛、正气也虚的虚实夹杂证。
12.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
A.战汗
B.自汗
C.盗汗
D.冷汗
E.热汗
答案:A
解析:战汗是指患者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外感热病中,是正邪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象;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盛正衰之危候。
13.按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关脉可候
A.心与膻中
B.肾与小腹
C.脾与胃
D.肝、胆
E.肺与胸中
答案:D
解析:寸口脉分候脏腑,左寸候心与膻中,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与小腹;右寸候肺与胸中,右关候脾与胃,右尺候肾与命门。
14.下列各项,不属于弦脉所主的病证是
A.肝郁
B.胃热
C.诸痛
D.痰饮
E.疟疾
答案:B
解析:弦脉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亦见于老年健康者。胃热一般不出现弦脉。
15.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
A.寒证
B.惊风
C.湿证
D.气滞
E.血瘀
答案:C
解析:面色青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湿证多见面色黄。
16.下列哪项不是火淫的临床表现
A.壮热口渴
B.面红目赤
C.烦躁不宁
D.舌质红绛
E.脉象濡数
答案:E
解析:火淫证的临床表现为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烦躁谵妄、吐血衄血、斑疹、痈肿疮疡、舌质红绛、脉数等。脉象濡数多见于湿温证。
17.下列哪项是虚热证与实热证的鉴别要点
A.发热口干
B.盗汗颧红
C.大便干结
D.小便短赤
E.舌红而干
答案:B
解析:虚热证多为阴虚内热,可见盗汗、颧红等表现;实热证多为外感火热之邪或脏腑阳气亢盛所致,一般无盗汗、颧红等阴虚症状。
18.下列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