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全学习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学习材料
一、单选、填空题
1.能阻止操作者身体靠近危险区域的安全装置属于( 隔离安全装置 )。
2.每年的(6)月是安全宣传月,201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
3. (2米)以上高空作业按《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穿硬底鞋,严禁投掷工具、物料等
4.三级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组岗位级安全教育)。
5.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和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机械设备中( 砂轮机 )质脆易碎、转速高、使用频繁,极易伤人。
7.厂区干道路面要求:车辆双向行驶的干道宽度不小于( 5 )米,有单向行驶标志的主干道宽度不小于( 3)米。
8.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是(2014年8月31日)颁布,自(2014年12月1日)施行;共(7)章(114)条。
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0.“五有”防护措施是指(轮有罩、轴有套、坑有栏、孔有蓖、口有盖)。
11.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变压器应加设遮栏、护板、箱闸,其遮栏高度不低于( 1.7)米,固定遮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
11.( 直接接触电击)是指人体有意或无意与危险的带电部分直接接触导致的电击。
13.皮带的接头一定要牢固可靠.安装皮带时要做到松紧适宜。皮带传动机构的防护可采用将皮带全部遮盖起来的方法,或者采用( 防护栏杆)防护。
14.安全电压、漏电保护以及电气隔离是防止(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15.电气设备防雷使用( 避雷针 )。
16.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导致人身伤亡的,在电流对人体构成的多种伤害中,(电流通过人体)是导致人身伤亡的基本原因。
17.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18.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9.( 泡沫灭火器)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20.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1.在压力机采用手用工具(如夹子、镊子)可以代替人手伸进危险区送取料。配备了手用工具,( 不可取代)安全装置。
22.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这种功能称为(安全联锁 )。
23. 《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4.安全带较为安全的使用方法是(高挂低用)。
25. 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直接)责任。
26.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护(直击雷 )的主要措施。
27.电焊弧光对人眼的伤害主要是( 激光 )辐射。
28.有车辆出入的仓库,其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 3)米。
29.当操作打磨工具时,必须使用(护眼罩 )。
30.生产车间的人行通道宽度应大于( 1.0 )米。
31.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32.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
33.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35.手提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米
36.存放爆炸物的仓库内,应该采用(防爆型灯具)照明设备
37.每年雷雨季节(之前),必须检查、维修防雷电设备和接地
38.额定蒸发量对大于(0.2)t/h的锅炉至少应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表
39.锅炉压力容器上的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
40.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41.起重机上,凡是高度不低于(2)m的作业点,都应予以防护
42.(直观检查)是特种设备最基本的检验方法,通常在采用其他检验方法之前进行,是进一步检验的基础
43.锅炉压力容器缺陷中最危险的是(裂纹)
44.安全阀是一种(泄压)装置
45.压力容器在正常运行中,其顶部的压力是(最高工作压力)
46.蒸汽锅炉在规定的给水压力和负荷范围内连续运行时,应保证的最大出口蒸汽压力称为(额定蒸汽)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