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测定.pptx

发布:2017-05-31约1.2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 ——外科王梦 2016年12月18日 气管导管多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前端带有气囊,用以封闭气道及相对固定气管导管。并实行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因此气囊的管理非常重要,如护理不当,易造成多种且严重的并发症。 气囊管理 作用:封闭气道 目的:保障有效通气 防止口腔、消化道 分泌物误吸 套囊压力: 有研究显示: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灌注压为20-30mmHg,压力>37mmHg时可完全阻断血流 理想套囊压力是指既不阻断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灌注压,又能够有效封闭气囊与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常称为最小封闭压力 保持套囊压力在20cmH2O以上 2005年美国胸科学会(ATS)/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维持套囊压力在25-35cmH2O 直接测量套囊压力的方法为套囊充气 1mmHg=1.33cmH2O 气囊测压的目的: 准确监测气管插管和气切套管的气囊压力 防止因气囊压力过高发生气道粘膜的损伤 防止因气囊压力过低发生气囊上滞留物落入下呼吸道及误吸等不良反应 对于使用机械通气患者防止漏气,出现低压报警 气囊管理——指南建议 保持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30cmH2O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气囊压力监测 每天三次监测套囊压力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狭窄 即使正确充盈套囊,如果气道峰压过高仍可造成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 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 持续控制气管内导管套囊压力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 机械通气患者应定期监测气囊压力 ——2013VAP诊断和治疗指南 气囊管理 气囊充气不足和漏气 易导致导管与气管间密闭不良、漏气 气囊充气过度 压迫气管壁,气管粘膜易缺血坏死、糜烂而形成溃疡,也可损伤血管而出血,甚至发生气管食管瘘和无名动脉破裂致死亡 以往认为,气囊常规放气-充气,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粘膜损伤。 目前认为,气囊定时放气是不需要的。 气囊放气主要应用于以下情况 气道峰压力是影响气管最大内径的主要因素。当气道峰值压力明显增高或减低时,为避免气道压力过高或过低,应将气囊放气,重新充气 清除囊上滞留物时 有效清除囊上滞留物的方法 气流冲击法 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手动皮囊经人工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压,将滞留物冲到口腔,从而达到清除气囊上分泌物,防止气囊放气后分泌物流入气管的的目的 持续声门下吸引 在声门与气囊间放一引流管,放置的背侧气囊上缘并固定,与气管套管并行引出体外,可接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分泌物 谢谢 观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