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艺术概论教程方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 展和社会功用 1、阿尔泰米拉洞穴 1)发现的故事: 1879年由工程师索特乌拉和他的女儿玛丽亚发现。 2)位置:1879年发现于西班牙北部山区 3)结构: 洞窟长约300米,洞高2.3米不等,宽度各处不一。主洞长14米,宽9米,会有20余之动物形象的壁画。 4)洞内壁画:洞里保持着久远的石器时代面貌,有石斧、石针等工具,还有雕凿平坦的巨大石榻。150余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的入口处的顶壁上,是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其中有简单的风景草图,也有红、黑、黄褐等色彩浓重的动物画像:野马、野猪、赤鹿、山羊、野牛和猛犸等。有的躺卧休息,有的撒欢奔跃,有的昂首翘尾,有的追逐角斗或互相亲昵,形象千姿百态。 5)绘制材料:据考证,壁画颜料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再掺合动物油脂而成,色彩至今仍鲜艳夺目。 6)艺术特色 整个画面线条活泼、色彩鲜艳,而且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多以写实、细腻和重彩的手法,刻画原始人熟悉的动物形象,组成一幅幅富有表现力和有浮雕感的独立画面,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达到了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多年来壁画是世界学者们重要的研究对象。受到西班牙人的高度爱护。 7)“史前的西斯廷教堂” 2、拉斯科洞穴(3万-1万4千年) 1)发现的故事:1940年9月,4名少年在法国道尔多尼州的拉斯科山坡发现。 2)位置:发现与1940年,创作年代早于阿尔塔米拉洞穴,法国南部。 2)结构:三个较大的洞和连接洞的长通道。 3)洞内壁画:洞顶和岩壁上有大量的野马、鹿和牛等原始动物。 4)艺术特色:用红黑两种颜色渲染出明暗和体积,姿态充满粗犷生动的节奏感,引人瞩目的是出现了人的形象,这在史前壁画中比较罕见。 3)“史前的卢浮宫” 在拉斯科洞里一个井状坑底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画着一著名的人类古老场景:一头野牛正冲向一个鸟人,鸟人附近有一只鸟站立在枝头,野牛身上则已被一枝矛剌穿,腹下流出大量的肠子,单还在拼命地挣扎,向人冲去。 图中的人物很值得注意,其形态被图案化了,长着鸟头或是戴着鸟冠,右手握着顶端呈钩状的工具,可能是矛棒或标枪,双手各生长着四个指头,脚下还残留着矛棒的断片,和野牛组合在一起,似乎受了伤的样子。 该鸟人有人认为是伪装成动物的猎人,有人认为是巫师正在为祈求狩猎的丰收施行巫术。猎人伪装成动物以便狩猎时接近猎物的作法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有使用,如鄂伦春族戴的狍头帽。学者们认为该画可能是在表现某种观念,或者有某种纪念性目的。类似的画例不仅在其它洞窟岩画中可以找到,稍后时代的非洲岩画中也可以找到。 拉斯科洞窟壁画的马中,最令人嘱目的是所谓的“中国马”,其因形体颇似中国的蒙古马种而得名。画中的马正处于怀孕期,这与祈求增殖的观念有关;马的造型轮廓分明,线条流畅,比例造当;制作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高低变化而与雕画结合,尽管是采用单色平涂,却取得了立体效果,有一定的体积感;在色彩的处理方面也 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壁画——拉斯科洞穴壁画目前正面临着生存威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威胁正来源于人类的保护措施。 阿和拉洞穴的比较 3)其他洞穴壁画 肖维特(法国南部)洞穴:壮观的史前动物艺术 马古拉洞穴:位于保加利亚西北部 (二)史前雕刻 2、威林多夫的维纳斯 1)位置:出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维林多夫 2)年代:大约公元前 3万年-2万年 3)特点:以石头为材料雕刻而成,高10厘米左右,与女性生殖有关的部位极力夸大,其余部分则大为简化。 影响中国精神领域最深刻的三大哲学思想: 儒家哲学思想:孔子、孟子 道家哲学思想:老子、庄子 佛教思想(也被称为释或禅宗思想)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这幅作品中使用到了哪些绘画技法? 焦 点 透 视 法 视觉中心 其实, 我就是犹大啦! 以下作品在内容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乔托《逃亡埃及》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米开朗琪罗 雕塑 哀悼基督 米开朗琪罗 诺亚方舟(局部) 米开朗琪罗 大卫(局部) 米开朗琪罗 大卫 米开朗琪罗 创世纪—— 创造亚当 米开朗琪罗 西斯廷天顶画 (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民族的 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上。 欧洲传统艺术以“真”、“美”作为艺术的最高理想,强调“模仿”自然与“和谐、秩序、比例、平衡”的形式美,是一种以写实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 中国艺术则把“传神”放在首位,重视的是意境的创造强调抒情达意而把“形似”放在次要的位置,形成“写意”为主导倾向的艺术传统。 (4)、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体现在:一些伟大的艺术家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善于广泛吸取前人的艺术成就,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