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西方艺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巴洛克(Baroque)时代 ——17世纪欧洲广为流传的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名称由来*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 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 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 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 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 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 -1750年),但年份并 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时 期、浪漫时期。 *巴洛克艺术产生的背景*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 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 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 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这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 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当然,一些积极的巴洛克艺术大师不在此例,如卡拉瓦乔、贝尼尼的作品和生活仍然保持有密切的联系。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卡拉瓦乔带来的是一种激进的自然主义,兼具近乎物理上精确的观察和生动甚至充满戏剧性的明暗对照画法。 在卡拉瓦乔手中,这种新风格是达到真实性和灵性的工具。 【The Cardsharps】 【 The Calling of St. Matthew 】 *巴洛克艺术的主要表现特质* 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 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的镜面手法。 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 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巴洛克艺术之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乔凡尼.罗伦佐.贝尼尼 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建筑家。他的设计犹如大理石墙壁豁开,恰当地利用壁龛结构像挂在那里的一幅图画,雕像上边射下光线,依靠光影塑造形体,减弱体积感,增强线条韵律及其形式美,有强烈的绘画效果。同时作品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内容,因而形象生动、真实。注重作品的形式感,善于运用细腻手法和夸张的构图,表现人物瞬间激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 *巴洛克风格的评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