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承台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xxxx
监理细则
(承台工程)
编制:
审核:
xxxx
11月
编制阐明
本监理细则是在监理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的,并以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原则为基础。监理工作程序及控制程序按规划中规定执行。本细则是根据分项工程的特点,明确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控制的措施及手段。它是监理工程师实际开展分项或分部工程监理工作的操作性文献。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桥梁合计58座承台,承台下采用C20混凝土垫层,承台自身采用C30混凝土(防腐混凝土F300)。本桥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高,增长了施工难度。
二、监理根据及其原则: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阐明中注明的有关规范及技术原则;
2、本工程设计图纸;
3、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题施工方案;
4、与本工程有关的设计文献、技术资料;
5、经同意的监理规划;
6、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协议及建设工程施工协议文献;
7、监理规范及我企业有关监理规定。
三、监理工作流程
测量放线→监理复核→钢筋绑扎、模板支立→监理隐蔽验收→监理检查→混凝土搅拌﹑运送→监理审查→混凝土浇筑→监理旁站→模板拆除→监理审批→养生→监理监督﹑检查
四、监理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工作
⑴、组织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文献及专题方案进行审查,重点规定对承台、桥墩施工中影响质量的问题及安全问题有对应的预案措施。
⑵、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文明施工体系运行状况。
⑶、对钢筋加工场地及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检查。
2.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场应按规定填写“建筑材料报验单”。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查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料、外加剂等原材料与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进场的水泥、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汇报和复检合格证明,商品混凝土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及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3.施工测量、试验的监理控制
⑴、施工单位的临时高程及水平控制点引测完毕后,应及时申请报验,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护,定期校核。
⑵、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计量精确性进行检查。
4.施工中质量控制
4.1承台基坑支护:
①施工应按有关各方共同审查并由监理同意的施工方案执行承台基坑的支护,应对施工所用的钢板桩进行外观检查,若不合乎规定必须进行矫正;外观检查重要包括:表面缺陷、长度、高度、厚度、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
②用于工程反复使用的钢板桩使用前,应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等与否符合规定,有无表面缺陷,端头矩形比,垂直度的锁口形状等。
③钢板桩施工关键从钢板桩的倾斜度控制﹑钢板桩的合拢控制﹑异型钢板桩弯曲度和翘曲度控制。
4.2基坑开挖:
①基坑放线定位验收后,按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位置资料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已经有的地下管线。
②基坑顶面设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措施,以防止地面水冲刷而影响边坡的稳定。同步基坑底部四面挖排水沟进行排水,以减少水位,保持基坑底部无水浸没,直至承台施工完毕。
③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联合作业方式。采用分层开挖,先用挖掘机挖至基坑底标高以上10㎝处,停止机械作业。基坑四面清除余土以及底标高以上10㎝往下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扰动基坑底标高如下的土层。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在基坑四面6m范围内堆土方或长期堆存重物,减少钢板桩所收的土压力,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④基坑开挖后应报验基底标高及四面范围与否满足承台施工规定,检查内容:1)、检查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标高;2)、检查基底地质状况和承载力与否与设计资料相符;3)、检查基底处理和排水状况与否符合规范规定;4)、检查施工记录及有关试验资料。
4.3承台基坑开挖至底标高后,破桩头先用风镐凿至桩顶标高以上20㎝处,改为人工凿除,直至桩顶设计标高。破桩头混凝土时,不能破坏预留的直立钢筋。桩头混凝土顶面要进行整修,不得出现松动、破碎混凝土碎块,若有必须凿除洁净。由检测单位采用小应变检测措施,检查桩头处理后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每个承台范围内的钻孔灌注桩检测所有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4.4混凝土垫层施工应满足C20原则,垫层厚度到达10㎝厚,且平整度达标。
4.5承台混凝土垫层施工后,应由设计单位、建设企业、监理企业共同对基槽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基底平面位置和标高容许偏差规定如下:
①平面位置周线不不不小于设计规定;
②基底标高:土质±0㎜,石质+50,-200㎜
4.6钢筋加工、运送及绑扎:
①承台钢筋在现场加工场内集中加工过程中,由质量检查人员对承台钢筋逐根进行检查,合格后报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