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月活动实施方案.docx
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月是中国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大型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传承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计划开展以“学习雷锋,传承精神,服务社会”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体现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活动目的:
1.带领学生深入学习与贯彻雷锋精神,培育健康向上的志愿服务意识和义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感受志愿服务的快乐和成就,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丰富课余生活。
3.提高高校志愿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模式在本校开展。
三、活动组织:
1.实行“学院+部门”的工作模式,由学院的志愿服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院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
2.在“学校+社区”的合作链条中,发挥学校的组织优势,在社会工作、公益服务等方面与社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城乡共建和谐社会。
四、活动内容:
1.社区调研与服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建设的现状,采取有效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益的志愿服务活动。
2.助学行动:在学校宣传栏、公共区域和网络平台上发布有关资助贫困生、支教骨干等的信息,鼓励同学关注身边贫困生的需求,一起行动,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3.友爱行动:组织医疗服务、中华骨髓库义工、孤儿院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关的服务。
4.文化宣传行动:发起“文化走进农村、社区”项目,通过为儿童开展文化体验活动、书法、武术等课堂活动、音乐和其他艺术表演等,帮助他们了解文化知识和塑造奋发向上的志气。
5.环境行动:组织义工在公园、河岸等环境恶劣的地区进行环境保护、清洁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五、活动执行:
1.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发起宣传,介绍活动的主题、目的和领导批示等方面,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大家的参与热情。
2.组织:由学院的志愿服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志愿服务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并对志愿服务参加者进行严格的组织,确保活动质量和安全。
3.效果评估:志愿服务月活动后,总结并评估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六、活动总结:
在志愿服务月结束后,总结活动的收获、成效和不足之处,及时汇报给学校有关部门,为下一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月活动的开展,将会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自我发展机会,培育自我价值和个人素质,促进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相互合作。同时,将会从人性、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为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