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讲 从四合院到紫禁城 中国古建与西方建筑的区别 西方建筑平面构成复杂,外观形象雄伟,个体建筑特色明显。 中国古建筑建筑平面简单(矩形),形体并不高大。 中国古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群体所表现的博大壮观 建筑群体的组合形式 最基本形式:由房屋四面围合成院,即四合院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是中国汉族传统民居的优秀代表。 北京四合院座北朝南,多有外、内二院。 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称青龙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宅门不设在中轴线上也有利于保持民居的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 进入大门迎面有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 由此西转进入外院。 在外院有客房,男仆房、厨房和厕所。 由外院向北通过一座造型玲珑,相当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阔的内院,即为全宅主院。 北面正房称堂,最大,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居住家庭长辈。耳房前有小小角院,十分安静,也常用作书房。 正房前主院两侧各有厢房,是后辈居室。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和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廊边常设坐凳栏干,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或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 正房以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街门比较简单,街门一般建在院子的左边。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规模适中,利于冬季多纳阳光;北京以南地区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以减少阳光;西北甘肃青海一带风砂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 北方地区民居除北京外,山西商人的大宅水平也很高,规模甚至超过北京,木雕等装饰也更多,如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大谷曹家大院和襄汾丁村民居等。 紫禁城的规划 规划设计负责人:朱棣任命侯爵陈圭和工部侍郎吴中负责 功能设置 一、办理政务,如殿堂、衙署、官府等 二、生活起居,如寝宫、园林、戏台等 三、皇家进行宗教、祭祀及念书习武的场所,如佛堂、斋宫、藏书阁、射骑场等 四、服务设施,如膳房、作坊、洗衣坊、库房及服务人员的生活用房 规划布局 前朝: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后寝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西六宫,供太后太妃居住 东六宫,供皇妃居住 东西六所,供皇太子居住 紫禁城的规划思想 “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宜重威。” 《史记高祖本纪》,公元206年,丞相萧何对汉高祖刘邦进言,大兴土木。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 礼制,治国之根本 《礼记》第一篇: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建筑等级标准 “间”指房屋的宽度,两根立柱中间算一间,间数越多,面宽越大。 “架”指房屋的深度,架数越多,房屋越深。 屋顶等级: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城门 午门:又名五凤楼,宫城大门,九开间大殿,阙门楼,重檐庑殿顶,最高等级的大门形式,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和战士战后凯旋献俘的地方。 明三暗五 中门皇帝专用,皇后完婚可进,各省举人中状元者可出。 文武百官进东门,王公宗室进西门。 太和门不是宫城门,因此没有采用城门楼的形式 宫殿式大门 面阔九开间,进深四间 白石台基 重檐歇山顶 御门听政 乾清门,宫殿式大门 面阔五开间 单檐歇山顶 白石台基 八字形排布影壁 广场 午门广场 横向,26000平方米, 金水河的作用:风水,排水,灭火 紫禁城的五行学说 男性为阳,女性为阴 方位中,前为阳,后为阴 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 设计手法 我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傅熹年教授研究发现 后寝两宫组成的院落东西宽118米,南北长218米,比例为6:11 前朝三殿组成的院落东西宽234米,南北长437米,比例为6:11 东西六宫和东西五所,两部分的长216,宽119米,与后宫院落大小基本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前朝院落与东西六宫,五所的面积都可能是根据后宫院落大小而定的 化家为国 前后院落各划对角线,交叉点正好处于太和殿、乾清宫的中心。 三朝三大殿共处的工字形大台基,其南北长为232米,东西宽130米,二者比9:5 紫禁城的建造材料 木料建造紫禁城用的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产量极低,四五百年才成材,成材后的可用之料也仅仅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在明代皇家建筑中运用得多一些,但到清代以后,可运用的就不多了。金丝楠木产于我国湖南、云南等地,材色呈黄褐色,略带浅绿,有香气,材质细密、纹理常倾斜或交错,花纹美丽,经久不腐。之所以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