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第七章-早期量子论图片选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1 历史概述 ;§7.1 历史概述 ;§7.1 历史概述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a)第一页 图7-1 普朗克的论文(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v.4(1901)553);(b)能量密度公式
图7-1 普朗克的论文(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v.4(1901)553);(c)普适常数h
图7-1 普朗克的论文(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v.4(1901)553);§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7.2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图7-2 斯托列托夫的实验原理图;§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图7-3 J.J.汤姆生测光电流荷质比的实验原理图;§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图7-4 勒纳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图;§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图7-5 密立根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原理图;图7-6 密立根发表的光电流曲线之一(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遏止电压);图7-7 钠的遏止电压与频率成正比(从斜率可算出h值);§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3 光电效应的研究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图7-8 金钢石的原子热曲线;§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7.4 固体比热 ; 图7-9 第一届索尔威国际物理会议
(图中从左到右,坐者:能斯特、布里渊、索尔威、洛伦兹、瓦伯、佩兰、维恩、居里夫人、彭加勒;站者:哥茨米特、普朗克、鲁本斯、索末菲、林德曼、莫里斯·德布罗意、克努曾、海申诺尔、霍斯特勒、赫森、金斯、卢瑟福、卡麦林-昂纳斯、爱因斯坦、朗之万);图8-15 第五届索尔威会议参与者合影(从左到右)第三排:A.Piccard; E. Henriot;埃伦费斯特; E. Herzen; T. De Donder; 薛定谔;E. Verschaffelt; 泡利; 海森伯;R.H. Fowler; L. Brillouin;第二排:德拜; M. Knudsen;劳伦斯·布拉格; 克拉末斯;狄拉克; 康普顿; 德布罗意; 玻恩; 玻尔;第一排:I. Langmuir; 普朗克; 居里夫人;洛伦兹; 爱因斯坦;朗之万; C. E. Guye; C.T.R. 威尔逊; O.W. Richardson (读者不妨将此图中的人物与图7-9第一届索尔威会议的参与者对比)。; 图8-17 第六届索尔威会议的参与者合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