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考点突破课件声现象.pptx
声现象;;知识要点梳理;产生;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并不是“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
虽然物体不再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介质中传播。
2.物体的振动可以产生声音,但不一定能听到。;特性;1.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有关。一般情况下,发
声体的长度越长越粗,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声体的长度越短越细,振动得越
快,频率越高。
2.声音的响度大,音调不一定高;声音的音调高,响度也不一定大。响度和音
调没有必然的联系。
3.不同的乐器可以发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但音色一定不相同。;分类;噪声;(2)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3)物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
(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大 (×)
(5)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进行交谈 (×)
(6)导游使用扩音器讲话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 (√)
(7)人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其响度太小 (×)
(8)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
(9)吹笛子时演奏者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
(10)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图说物理现象;;
人教版八上P28
图2.1—5
?课本插图(二)
主旨解说: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所示),再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
抽出,我们可以听到闹钟的音量逐渐。在此实验基础上,人们推理出声音不
能在?传播。;
人教版八上P29
图2.1—7
?课本插图(三)
主旨解说:手指轻敲桌子,耳朵贴在桌面上(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敲
击声,说明?。;
人教版八上P32图2.2—1
?课本插图(四)
主旨解说: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
幅度大致相同。从实验中可以得出,钢尺伸出去越短,振动越,频??
越,音调越?。;
人教版八上
P34图2.2—3
?课本插图(五)
主旨解说: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
开,说明。运用这套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在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做?。;
人教版八上P39图2.3—4
?课本插图(六)
主旨解说: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利用这种声
波还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
人教版八上P44图2.4—3
▲课本插图(七)
主旨解说:甲图中,摩托车上安装了消声器,这是;乙图中,城市
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丙图中,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
是?。;核心考点解读;核心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C);1.【优秀传统文化】(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
生的(A);2.【物理学与工程实践】(2024·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
南极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