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语音和汉字专题复习人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音和汉字专题复习
考点扫描
1.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能说普通话。
2.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规则,会给汉字正音、辨误。
3.能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整体把握。
4.能辨别特定语境中的别字,根据字音准确写出汉字。
备考策略
重点掌握教读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和形似字,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书写汉字,能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考试目标。
(1)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能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正确注音。
(2)能辨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3)能熟练运用字典、词典,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检字法。
2、把握重点。
(1)多音多义字;
(2)形近音异字;
(3)音近(同)形异字。
3、把握字音。
(1)常用字的读音。
(2)形近字的读音。
(3)读音有变的形声字的读音。
(4)多音字的读音。
(5)习惯性误读的字等。
4、掌握字形和字义。
(1)了解汉字的构成(主要是形声字)。
(2)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辨认汉字。
(3)注意分辨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
(4)学会利用字典、词典正音、释义。
5、熟悉考查内容。
(1)各课课下注释、课后附录所列的常用字;
(2)日常生活、影视广播、报刊杂志、广告宣传中常出现的易错字;
(3) 古诗文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等。
6、了解题型。
考试题型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出自课文;二是音形互写,主要用来检测字音的拼读能力,所选字词多源自课文语段或课外语段;三是语言结合实践,多用于具体语境下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所选内容多出自课外。
典例探究
典例1 (2009湖北恩施自治州)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前人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类特有的权利。我用楷体把它写在下边的田字格里,与同学们共勉。(2分)
解析: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近年各地加强了汉字书写的考查,这类内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两种:(1)单独设题,要求考生在田字格中规范而工整地书写。(2)考查卷面整体书写情况,安徽中考试卷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直沿用这种方式。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洁,字体要端正,字迹要清楚,结构要匀称,尤其是作文,除了书写规范外,还应注意标点和格式等。
答案:略
典例2 (2009年北京市)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安抚(fǔ)??? 联袂(jué)????? 断壁残垣(huán)
??? B.和煦(xù)??? 吟诵(yín)????? 忍俊不禁(jīn)
??? C.遨游(ào)??? 湍急(tuān)???? 扣人心弦(xuán)
??? D.追溯(shuò)? 粘贴(zhān)???? 高屋建瓴(lǐng)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汉字认读的常规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常将拼音规则、平舌音和翘舌音、多音字与形似字、常用易读错的字知识综合在一起,考生如果这方面的知识不扎实很难做出正确选择。A项中的“袂”声、韵母和声调都不正确,应读“mèi”,“垣”声母有误,应读“yuán”,C项中的“遨”声调有误,应读“áo”,“弦”韵母有误,应读“xián”, D项中的“溯”韵母有误,应读“sù”,“瓴”声调不正确,应读“líng”。
答案:B。
典例3 (2009年大连市)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左右逢原( ) 一如即往( ) 五彩 (bān)斓 一代天 (jiāo)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汉语拼音的拼写能力和形近字的辨认书写能力,难度不大,但却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汉语拼音知识,形近字的辨析改错,汉字的规范书写。
答案:源 既 斑 娇
典例4 (2009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伫立旷野,苍qi6ng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亘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伫(????)立?? 苍qi6ng(????)????yùn(????)含?? 亘(????)古
解析:字的音、形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必考内容,本题将字音、字形放在语段中进行考查,比孤立地考查更有意义,是新课改考试的方向,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平时应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才能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发生。本题注重考查字音和字形,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尤其是注音,这里的“伫”易读成“ch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