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商务概论--第四章-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ppt

发布:2017-12-19约5.46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4.2 电子商务安全保障技术 4.3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4.4 电子商务交易用户身份识别 第4章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电子商务的安全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安全的技术基础、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保障、电子商务加解密算法等。 基本要求及教学目的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重点及难点 重点: (1)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2)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3)电子商务交易用户身份识别 难点: 电子商务信息加解密技术及实现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 电子商务安全概述 4.1.1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 4.1.2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 4.1.3 电子商务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4.1.4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构成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1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 目前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漏洞 2. 病毒危害 3. 黑客袭击 4. 网络仿冒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2 电子商务安全的概念与特性 图4.1 计算机系统安全图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2 电子商务安全的概念与特性 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会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安全要素。 1. 保密性 2. 完整性 3. 真实性 4. 不可否认性 5. 不可拒绝性 6. 访问控制性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3 电子商务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1. 卖方(销售者)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有: (1) 系统中心安全性被破坏。入侵者假冒成合法用户来改变用户数据(如商品送达地址)、解除用户订单或生成虚假订单。 (2) 竞争者的威胁。恶意竞争者以他人的名义来订购商品,从而了解有关商品的递送状况和货物的库存情况。 (3) 商业机密的安全。客户资料被竞争者获悉。 (4) 假冒的威胁。 (5) 信用的威胁。买方提交订单后不付款。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3 电子商务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2. 买方面临的安全威胁 (1) 虚假订单。一个假冒者可能会用某客户的姓名来订购商品,并有可能收到货,而此时此刻真正的客户却被要求付款或返还商品。 (2) 付款后不能收到商品。 (3) 机密性丧失。客户有可能将秘密的个人数据或自己的身份数据(个人身份号码或个人识别号、口令等)发送给冒充销售商的机构。 (4) 拒绝服务。攻击者可能向销售商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虚假订单来挤占它的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得不到正常的服务。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3 电子商务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3. 黑客们攻击电子商务系统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4种: (1) 中断。破坏系统中的硬件、硬盘、线路、文件系统等,使系统失常。 (2) 窃听。通过搭线与电磁泄漏等手段造成泄密,或分析业务流量,获取有用情报。 (3) 篡改。篡改系统中数据内容,修正消息次序、时间(延时和重放)。 (4) 伪造(攻击系统的真实性)。将伪造的假消息注入系统,假冒合法人介入系统,重放截获的合法消息来实现非法目的,否认消息的接收和发送等。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4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构成 1. 系统实体安全 2. 系统运行安全 3. 信息安全 4.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1.4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构成 图4.2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01 4.2 电子商务安全保障技术 图4.3 电子商务安全保障技术 《电子商务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