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发布:2025-04-08约1.13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报告

1-

1-

2025年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与目的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皮革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皮革生产方式不仅资源消耗大,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在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方面。为了响应国家关于绿色发展的号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拟建设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生产线。

(2)水性环保型合成革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以水为溶剂,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和较高的产品质量。该项目旨在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合成革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我国合成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本项目选址位于我国某工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经济实力。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项目规模与工艺流程

(1)本项目设计规模为年产2600万米水性环保型合成革,项目总投资约为10亿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主要包括生产车间、仓储物流区、办公研发中心和配套设施等。项目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

(2)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通过物理开松、筛选、梳理等预处理工序,将原材料进行预处理;接着,将预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湿法混炼,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强度的基础料;然后,通过涂布、烘干、复合、冷却等工序,将基础料与表面材料复合,形成具有防水、耐磨、耐撕裂等性能的水性环保型合成革;最后,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完成产品出厂。

(3)在生产过程中,本项目将严格遵循清洁生产的原则,采用封闭式生产设备,减少物料损失和排放。同时,通过引进先进的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此外,项目还将实施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项目实施地点与周边环境

(1)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我国某省某市工业园区,该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市区约30公里,紧邻高速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园区周边基础设施完善,电力、供水、供气等配套设施齐全,能够满足项目生产需求。

(2)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良好,周边绿化覆盖率较高,有利于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园区周边无居民区,不存在环境敏感点,有利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3)园区周边产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与本项目所属的合成革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项目实施后,有望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优势,提高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同时,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良好,政府支持力度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环境影响评价依据与评价范围

1.评价依据

(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导则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指导。

(2)评价依据还包括《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这些标准为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标。

(3)此外,评价依据还包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规划文件,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保护要求。这些文件和标准共同构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依据,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评价范围

(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厂址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该区域涵盖了项目主要污染源的影响范围。评价范围将充分考虑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在评价范围内,将对项目排放的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进行详细调查和监测,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评价范围还将包括项目厂区周边的生态敏感区域,如水体、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以确保评价结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3)此外,评价范围还将考虑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利用、交通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对评价范围的全面界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能够全面评估项目实施对环境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3.评价标准

(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