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首钢为例低温多效海水淡化.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首钢京唐;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主要设计条件;主要设计条件——海水水质;主要设计条件——海水水温;工艺比选——技术现状;工艺比选——经济比较;工艺比选——综合比选;工艺比选——综合比选;工艺流程——海水取水;工艺流程——海水输送管道管材;工艺流程——海水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MED-TVC工艺流程;工艺流程——MED-TVC工艺流程;输入蒸汽被引入到第一效的热传导管中,通过蒸汽冷凝,释放出潜热后传给热传导管外的海水。当热传导管内的蒸汽冷凝发生时,几乎等量的蒸发在热传导管外产生。为保证蒸馏水的纯度,在通过盐水飞沫分离器(除雾器)后,蒸汽被引入到运行温度和压力稍低的下一效的热传导管中。蒸发-冷凝过程在所有效段中反复进行,每一效产出相当量的蒸馏水。在最后一效中产生的蒸汽在废热冷凝器中通过海水冷却水冷凝。第四效的一部分蒸汽被抽出来用于对前四效的海水补给水加热。
;第一效的冷凝水可进入海水淡化成品水系统,也可返回蒸汽发生地。原动力蒸汽产生的二次蒸汽冷凝后流入一系列特殊效罐中,部分蒸馏水闪蒸,其余的成品水流走。不断增加的产品水就这样在各级中串接并受到闪蒸冷却,释放的热量提高了工艺效率。冷却后的产品水最后经产品排放泵送至产品水分配系统中。
;浓盐水以与蒸馏水以同样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盐水闪蒸罐在各级中串接并受到闪蒸冷却回收热量,冷却后,被盐水排放泵引到社会盐场。从每一根热传导管中逸出的不凝结性气体,集中地从一效进入到下一效。不凝结性气体(NCG)完全在最冷端效段废热回收冷凝器内浓缩,并通过蒸气喷射器将不凝结气体抽出。;工艺流程——蒸发器设计参数;工艺流程——蒸发器;工艺流程——蒸发器;1 台主体蒸发器(7效)及其内置末效冷凝器:尺寸为36182mm×11072mm×高9200mm,上三排为钛管,其余为铜铝合金。
混凝池:工艺尺寸5200mm×5900mm×6000mm;
注射池:工艺尺寸5200mm×5900mm×6000mm;
熟化池:工艺尺寸14000mm×7200mm×6000mm;
沉淀池:工艺尺寸14000 mm×14000mm×7310mm。
海水增压泵:1 台,额定流量 1 695 t/h,扬程 23 m;
浓盐水泵:1 台,额定流量 1 321 t/h,扬程 30 m;
蒸馏水泵:1 台,额定流量 527 t/h,扬程 49.75 m;
凝结水泵:1 台,额定流量 86 t/h,扬程 43 m。
冷凝水板式换热器:1 台,换热面积 65.54 m2,p=0.5MPa,钛板;
蒸馏水水板式换热器:1 台,换热面积 667.17 m2,p=0.5MPa,钛板;
海水预热器:1 台,换热面积 236.25 m2,p=0.5MPa,钛板。
1# 热压缩器:低压蒸汽入口参数Q=38 t/h,P=0.3MPa,T=143,壳体为双相不锈钢;
2# 热压缩器:低压蒸汽入口参数Q=15 t/h,=0.3MPa,T=143,壳体为双相不锈钢。
;可选择的海水淡化运行模式有热压缩模式(TVC 模式)、多效模式(MED 模式)和混合模式(MED+TVC 模式)3 种。
TVC 模式
仅使用低压蒸汽(0.40MPa,250℃),用量为 57t/h,其中 4t用于抽取不凝结汽体,用2台热压缩器抽取二次蒸汽作为热源。该模式下产水量高,但源利用效率低。
MED 模式
仅使用汽轮机乏汽(0.03MPa,70℃)作为加热蒸汽,用量为 62t/h,4吨低压蒸汽(0.40MPa,250℃)用于抽取不凝结汽体。该模式下产水量低,但能源利用效率高。
MED+TVC 模式
同时使用低压蒸汽与汽轮机乏汽,1个热压缩器工作。低压蒸汽用量 19t/h,其中 4t用于抽取不凝结性气体,汽机乏汽用量为 62t/h。
;工艺特点;运行成本;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