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_T 064-2024 宛麦362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4113
南阳市地方标准
DB4113/T064—2024
宛麦362栽培技术规程
2024-02-01发布2024-03-05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3/T064—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播前准备 1
6播种 2
7田间管理 2
DB4113/T064—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阳市科学院、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邓州市农业农村局,宛城区种子技术服务站,南阳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管理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辉,马吉坡,徐青,时曼丽,周冉,马瑜,杨辉,程洁,杜敏亮,周君,杨玉华,段鹏飞,杜昌学,刘杰,刘文秀,马然君,范文省。
DB4113/T064—2024
1
宛麦362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宛麦362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南阳市行政区域内种植的宛麦362,其它地区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宛麦362
宛麦362为弱春性中熟品种,产量指标:平均产量550kg/667㎡以上,成穗数(37~43)万/667㎡,穗粒数34粒~37粒,千粒重45g~48g。
4产地环境
产地应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结构良好,保水保肥,无外源性污染,符合小麦生长栽培条件。
5播前准备
5.1种子准备
播前选晴天晒种,精选种子,去除霉粒病粒、烂粒、秕粒等。
5.2药剂拌种
防治病害可选用6%戊唑醇、硅噻菌胺、咯菌腈等药剂,防治虫害可选用吡虫啉、毒死蜱等药剂,拌完后晾干。小麦茎基腐病防治,可选用咯菌腈?噻虫胺药剂包衣或拌种进行防治。
5.3整地与施肥
5.3.1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及早深耕,耕后耙实、耙细、耙平。
5.3.2施肥
DB4113/T064—2024
2
施肥量:纯氮(15~20)kg/667㎡,五氧化二磷(8~10)kg/667㎡,氧化钾(15~18)kg/667㎡,增施锌肥、硼肥,补施有机肥、菌肥,秸秆还田地块增施氮肥。
5.3.3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田块,进行土壤处理,每667㎡用40%辛硫磷乳油0.3kg加水1kg~2kg,拌细土25kg制成毒土,耕地前均匀撒施。
6播种
6.1播期播量
播种期10月15日至30日,播量12.5kg/667㎡左右,宜适当晚播。
6.2播种深度
播深3cm~5cm为宜;秸杆还田的地块播深4cm~5cm,播后及时镇压。
6.3播种方式
中、低产田宜等行距种植,行距15cm或21cm;高产田宜宽窄行种植,窄行15cm,宽行30cm。
7田间管理
7.1冬前管理
7.1.1查苗补种
及时查苗,凡缺苗在10cm以上的地方及时催芽补种同品种种子,墒情差时可浇水补种,并压实土壤;对于出苗密度过大地方,应进行间苗处理。
7.1.2培育壮苗
看苗管理,对弱苗在分蘖初期及时施肥浇水促弱转壮;对偏旺苗采取镇压、深中耕、控制肥水等措施蹲苗。
7.1.3浇冬水
冬灌的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5℃时进行,以“夜冻昼消”为标准,每667㎡浇水40m3,禁止大水漫灌。
7.1.4冬前除草
播后40d左右,选日平均气温≥6℃且无霜冻和降雨的晴天,及时防除杂草。推荐药剂:禾本科除草剂:6.9%精噁唑禾草灵、3%甲基二磺隆等;阔叶草除草剂:3%甲基二磺隆+0.6%甲基碘磺隆钠盐、2.5%双氟磺草胺+3.3%唑嘧磺草胺等。冬前宜开展化学除草,若冬季未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应在春季进行补除。拔节期后严禁开展化学除草。
7.1.5预防冻害
DB4113/T064—2024
3
寒潮来临前,及时灌水,一旦发生冻害,及时补救。补救措施:追施尿素(8~10)kg/667㎡并喷施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可预防或缓解冻害。
7.2春季管理
7.2.1返青期
7.2.1.1弱苗:返青后尽早施肥灌水,促弱转壮。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