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pdf
9.2牛顿第一定律(备课作业)
1.(2022春•姜堰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不符合实际的是()
A.如图1,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
B.如图2,用力快速向下打纸条,立在纸条上端的钢笔帽不会倾倒
C.如图3,“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不需要用发动机就可保持飞
行
D.如图4,地球自转,人竖直跳起后,会看到地面快速经过脚下,这样可免费游世界
【解答】解:A.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由运动变静止,车上的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倾倒,故A符合实际;
B.纸条被抽出,而钢笔帽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钢笔帽不会随之运动,
故B符合实际;
C.“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原来是运动的,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火星探测器仍保持
原来的运动状态,也能够保持飞行,故C符合实际;
D.地球自转,人竖直跳起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和地球一样的速度运动,因此不会看到
地面快速经过脚下,而是落回原地,更不会免费游世界,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D。
2.(2022春•沭阳县月考)为了节约燃料和更容易发射火箭,发射后火箭的飞行方向是()
A.向上偏东飞行B.向上偏西飞行
C.竖直向上飞行D.都一样
【解答】解: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火箭也具有惯性,故火箭在升空后应向
偏东一些的方向飞行能节省燃料。
故选:A。
3.(2022•惠山区校级一模)如图所示,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先助跑,再起跳至最高
点,最终落地。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助跑,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惯性增大
B.当运动员跳至最高点时,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助跑速度越大,由于惯性,跳得越远
D.落地时,运动员到助跑起点的距离为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解答】解:AC、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为了使自
己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运动员跳起时具有更大的速度,从而使运动员跳的更远,
故A错误,C正确;
B、当运动员跳至最高点时,他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仍在不断改变,
所以不是受平衡力,故B错误;
D、落地时,运动员到起跳点的距离为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故D错误。
故选:C。
4.(2022春•盐城期末)在乘车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路上,小明发现车厢地上的一个空易
拉罐突然向前滚去,此时汽车正()
A.匀速向前开B.加速向前开C.减速向前开D.原地未动
【解答】解:汽车地上不动的一个空易拉罐向前滚去,说明空易拉罐由于惯性保持原来
的运动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故此时汽车减速往前开,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2022•海门市二模)如图所示,一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先后经过了铺设毛巾的AB、铺
设木板的BC区域,AB和BC的长度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受惯性作用,才能经过AB、BC区域
B.小车进入BC区域,阻力变小,速度会变大
C.小车通过AB区域的时间小于BC区域的时间
D.斜面上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
【解答】解:A、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具有惯性,惯性只能说“具有”,不
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C、AB铺设了毛巾、BC铺设了木板,可知AB段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较大,小车在AB
段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小车进入AB、BC区域,由于阻力,速度会减小,进入BC区
域,由于阻力变小,速度会继续减小,只是减小的慢了,故在AB区域的平均速度大于
在BC区域的平均速度,又因为AB和BC的长度相等,由v=可知,小车通过AB区
域的时间小于BC区域的时间,故B错误、C正确;
D、斜面上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反向、不是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6.(2022•如东县模拟)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