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1通史串联全通关第10讲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doc

发布:2017-04-16约5.8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8 第10讲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时空坐标] 20世纪上半期(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点。 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俄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经济上: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经济衰退,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文化上: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表现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学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政党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帝国主义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过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结果 ①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国内战争爆发,国外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③评价: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保存了苏维埃政权,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行按劳分配。 ③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④评价: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 (1)形成的原因 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内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2)内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单一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确立:苏联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斯大林体制。 (4)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5)评价 ①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对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③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2)影响 ①加深了各国的社会危机,德、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抬头,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②说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罗斯福新政 (1)措施 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以工代赈”;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特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 (4)影响 ①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②间接影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民主政治的统治。 ③深远影响: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凯恩斯主义,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现代科学、文学艺术的诞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