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崩塌危岩稳定性》-(精选)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质灾害 人类工程活动及人类经济(生产) 地质灾害 第二节 危岩稳定性与落石运动 一、危岩分类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失衡模式分类 滑塌式危岩 倾倒式危岩 坠落式危岩 地质灾害 按成因分类 : 1、单体危岩 2、群体危岩 地质灾害 1、单体危岩分类: ①压剪滑动型危岩 主控结构面倾角小于45° 重心在下内侧 地质灾害 ②拉剪倾倒型危岩 主控面倾角>45° 卸荷拉放结构面 重心在主控结构面下端外侧 旋转倾倒 地质灾害 ③拉裂坠落型危岩 倾角大于80° 顶部为主控面,近水平,扩展贯通 危岩变形,失稳坠落 地质灾害 ④拉裂—压剪坠落型危岩 受控于两条结构面 首先第一主控面,受拉扩展贯通 其次第二主控面,重力下滑 地质灾害 2、群体危岩分类 ①顶部诱发破坏型危岩 主控面倾角大于70° 底部端部潜存稳定岩体内 关键块体为顶部危岩块体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二、荷载类型及其组合 作用在危岩上的荷载主要包括岩体自重、作用在危岩上的地震力以及存在于危岩体主控结构面内的裂隙水产生的裂隙水压力。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 2、裂隙水压力 存在于危岩主控结构面内的裂隙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即为裂隙水压力,按下式计算: Q —为危岩裂隙水压力(kN); ?W—为裂隙水容重(kN/m3); e1—为主控结构面贯通段的1/3长度,暴雨取 2/3长度。 地质灾害 3、载荷组织 作用在危岩体上的载荷包括危岩体自重、 裂隙水压力(天然状态)、裂隙水压力(暴雨状态)和地震力,按照出现频率拟定三种载荷组织合(工况)。 组合一:自重+裂隙水压力(天然状态) 组合二:自重+裂隙水压力(暴雨状态) 组合三:自重+裂隙水压力(天然状态)+地震力 地质灾害 三、危岩稳定性分析 《地震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DB50/5029—2004)提出了防治工程安全系数 标准。 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 注:表中数据为危岩体的稳定系数。 危岩防治观测安全系数 (1)修筑拦挡建筑物 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 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 遮挡建筑物形式有明洞、 棚洞等 (4)灌浆加固 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 经验表明水泥灌浆加固可使岩体抗拉 强度提高,相当于安全系数提高50%以上。 (2)支撑与坡面防护 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以拉断坠落的 悬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 墙或其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 治理危岩的目的。 (3)锚固 板状、柱状和倒锥状危岩体极易 发生崩塌错落,利用预应力锚杆 或锚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防止崩塌的发生。 2、预报预警对象 基于目前认识水平及统计分析结果,降雨直接诱发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斜坡变形运动,故目前以强降水和连续性降水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群发型地质灾害作为预报预警的对象。 3、预报预警类型 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按时空分布特征可分为时间预警和空间预警两种类型。 4、预报预警等级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关于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协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统一划分为5个等级: 1级 可能性很小 2级 可能性较小 3级 可能性较大 4级 可能性大 5级 可能性很大 其中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 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 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3~4级发布预报,用橙色表示; 5级发布警报,用红色表示。 5、预报发布标准 6、预报预警时段和地域 (三)突发单体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1、崩塌、滑坡预报预警 2、泥石流预报预警 3、地面塌陷预报预警 二、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宣传 (一)目的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构筑全民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 (二)形式及途径 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科普知识、政策等的宣传教育。 三、地质灾害监测 1、崩塌监测的目 为了解和掌握崩塌体的演变过程,及时捕捉崩塌灾害的特征信息,为崩塌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