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RFID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FID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第八章 RFID技术在仓库物流领域的应用 * 提纲 8.1 行业概况 8.2 RFID应用需求 8.3 典型应用 仓库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 港口信息化管理系统 小结 8.1 行业概况 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的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 实现物流流程信息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公司的仓储、物流信息等进行一体化管理,达到与现代化物流企业管理同步 RFID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企业物流货品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而且可以实现自动记录货品出入库信息、智能仓库盘点、记录及发布货品的状态信息、输出车辆状态报表等。 提供实时、快速、准确的仓库作业和库存信息,以便实施及时、准确、科学的决策 8.2 RFID应用需求 仓储物流的目的: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 仓储物流的角色: 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中心 物流与供应链中的调度中心 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增值服务中心 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的典型工作流程图 8.2 RFID应用需求 仓储物流为什么使用RFID: 流程管理、质量管理、逆向物流管理等手段提高了仓储效率 传统仓储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人力成本偏高、业务流程多、货品跟踪困难、资金和货品周转效率较低、物流管理的信息和手段落后等缺点 仓储作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管理物品,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 优点是利用无线电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识别,可以快速的进行货物的追踪和数据交换 8.3 典型应用 仓库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 港口信息化管理 8.3.1 仓库管理系统 传统仓库管理的各种弊端 传统的仓库管理极大地延长了货物的周转时间,效率比较低; 工作大部分都是手工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固定的货位存放固定的货品,组织不够灵活,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的: 采用了计算机和自动化来提高仓储这一环节的工作效率 实现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高 8.3.1 仓库管理系统 主控系统:包括计算机、出/入库门的阅读器、网络控制器、无线网络连接器、货位指示器等。 车载单元:包括车载控制计算机、显示屏、无线阅读连接器、阅读器、车载电子标签等。 手持单元:就是在一部手持设备中集成了阅读器、显示屏以及无线网络连接器,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访问主控计算机。 仓库设施:仓库将被划分为具有相应识别电子码的不同货位,工作人员将货位电子码写入货位识别电子标签,并将货位识别电子标签封装在相对应的导航指示器中,通过无线局域网实现信息的共享。 8.3.1 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入库管理 出库管理 盘点 8.3.1 仓库管理系统 入库管理 仓库所保存的货品都必须贴有RFID电子标签 仓储管理员通过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获取入库作业指令,了解相关业务细节等的有关资料信息 物品到待检区时,入库门口的固定RFID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系统将实际入库信息与预入库信息进行比较,按照一定的逻辑判断验证电子标签信息与入库物品信息是否相符。 入库处理业务结束后通过手持RFID读写器上传数据至数据库,完成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应信息的更新操作。 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的入库业务流程 8.3.1 仓库管理系统 盘点: 仓库管理员接到盘点指令后携带手持设备进入库区,主控系统将记录执行此次盘点任务的手持设备已经进入库区,依次遍历全部货位并将所采集到的全部货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发送给主控系统。 当盘点任务结束后,管理员携手持设备离开库区,主控设备记录此次盘点任务完成。 根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盘点计划选择要盘点的仓库,库区等,并制定盘点表,生成盘点清单。 8.3.1 仓库管理系统 出库管理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待出货商品的选择,即拣选 正确获取出货商品信息 确保商品在正确的运输工具上 8.3.2 物流管理系统 物品监控 物流控制 便携式数据采集 移动载体定位 扩展应用 8.3.3 港口信息化管理 在国内大部分港口的建设上,公司一层管理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队一层的管理只是初级的信息化管理,但在现场生产一线的管理上,信息化的应用还很不足,特别在现场理货、现场调度、车辆管理等方面,大量的工作还停留在纸面单证的层次上。 由RFID电子车牌取代纸面单据和传统入港证,实现杂货码头生产系统的货物、车辆信息实时采集,生产、库场、出入港动态化管理。 8.3.3 港口信息化管理 港口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发放车辆电子标签 车辆入门检测 物流理货作业 RFID港口物流出门检查 小结 RFID电子标签可带有微处理器,具有读写能力,携带大量数据,并可对数据进行加密,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通过读写器读取物品或物流载体信息,并对其进行监控和跟踪,为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