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结构第四章结 构分析建筑资料.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虑混凝土楼板与钢梁共同工作忽略楼板与钢梁的共同工作组合梁的考虑方法弹性分析时弹塑性分析时次构件的考虑方法忽略次构件的影响忽略非结构构件的影响必要时考虑一定的受力蒙皮作用平面模型空间协同工作原理平面抗侧力结构空间模型分析模型的使用原则结构布置规则,不计入扭转时具有多种抗侧体系,不计入扭转时布置不规则结构分析模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梁柱的弯曲变形、轴向变形、宜计入剪切变形节点域的剪切变形支撑的轴向变形支撑在整体分析中的要求支撑两端常做成刚性连接但可按两端铰接计算内力偏心支撑中的耗能梁段分析时应取为单独单元嵌入式墙板的分析原则可按相同水平力作用下侧移相同的原则,将其折算成等效支撑或等效剪切板计算。简化模型,计算快速精确模型,结果准确4.2 分析模型分析模型应视设计阶段而定:初步设计阶段中间和最终设计阶段1) 结构分析模型的发展2) 简化模型框架结构平面简化模型 竖向荷载作用下可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弯矩)水平荷载作用下可采用反弯点法或D值法求内力和位移剪力墙和均匀开洞剪力墙的简化模型不开洞剪力墙可简化为悬臂柱墙体均匀开洞时,可简化为带刚域的框架计算平面布置规则的框架-支撑(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简化协同分析模型当抗侧力体系种类较多,且对称布置时,可采用平面抗侧力结构的协同分析模型。3) 精确分析模型体系复杂,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结构,宜采用三维空间分析模型,通常采用杆系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平面杆系模型空间杆系模型中的空间梁元和薄壁杆件单元模型基于塑性铰理论的梁单元模型沿截面和杆长的积分单元模型4) 弹塑性动力分析中单元的骨架曲线①平面梁、柱单元的双分量杆件模型的骨架曲线②节点域的骨架曲线③钢支撑杆件的滞回模型支撑的maison模型④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骨架曲线⑤带竖缝混凝土剪力墙骨架曲线4.3 分析方法1) 简化分析方法钢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分层法;水平荷载:D值法) 略钢框架支撑结构和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近似地简化为平面抗侧力体系。 将所有框架合并为总框架 将所有支撑合并为总支撑 将所有剪力墙合并为总剪力墙进行简化分析时,总支撑可视为一根竖向弯曲杆件,其等效惯性矩Ieq为:其中:μ—折减系数,对中心支撑可取0.8~0.9;Aij—第j榀竖向支撑第i根柱的截面面积;aij—第i根柱至第j榀竖向支撑的柱截面形心轴的距离;n—每一榀竖向支撑的柱子数;m—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竖向支撑的榀数。2) 精确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的二阶弹塑性分析,也称高等分析。多借助于大型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以设计为主的程序:TBSA、TAT、ETABS、SAP2000、Staad Pro、Midas、MTS、3D3S、STS、SETWE等;以内力计算为主的程序:ANSYS、ABAQUS、NASTRAN等。3) 钢结构抗震时程分析的基本概念反应谱分析方法,由于所取振型有限,且只能适用于弹性动力分析,故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尚应采用直接动力法——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验算。 分析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加速度时程曲线。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的房屋高度范围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房屋范围如下:采用弹性时程分析的房屋高度范围烈度、场地类别房屋高度范围(m)8度Ⅰ、Ⅱ场地和7度8度Ⅲ、Ⅳ类场地9度1008060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房屋范围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高度超过150m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乙类建筑的钢结构房屋;符合上表所列高度范围且竖向不规则的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的其它高层钢结构。时程分析时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加速度值(cm/s2)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罕遇地震18-35(55)220(310)70(110)400(510)140620加速度单位cm/s2,也称gal。4.4 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P-Δ效应1) 二阶效应(P-Δ效应)的概念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侧移Δ;此时竖向荷载将对刚架产生一个附加的外弯矩PΔ,将继续增大侧移和内力;竖向荷载作用于继续增大的侧移,将产生更小一阶的外弯矩PΔ1,继续增大侧移和内力;如此叠加,直至平衡(或整体失稳),称为P-Δ效应(二阶效应)。2) 一阶分析与二阶分析3) 二阶分析的影响30层以下的钢结构,不显著,可忽略50层的钢结构,二阶内力和位移可达15%以上二阶效应的影响超高层的钢结构,影响更大,必须考虑如果不考虑,可能造成构件实际负担的内力超过设计承载力,引起结构倒塌。4) 整体稳定性的判断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可不验算结构整体稳定结构各楼层柱的平均长细比和平均轴压比满足:其中:λm—楼层柱的平均长细比;Nm—楼层柱的平均轴压力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