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cs编程.doc

发布:2017-02-01约4.3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JTAG接口对DSP外部Flash的编程方法摘要:采用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在TI公司TMS320C6X DSP集成开发环境CCS2.0下,通过JTAG口实现对DSP外部Flash可擦写存储器的在线编程; 将用户数据文件烧写到DSP的外部Flash中,并在TMS320C6711 DSP板上多次测试通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DSP Flash JTAG 在线编程 CCS2.0 引言 在采用TI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嵌放式硬件系统开发完成,软件也有CCS2.0集成开发环境下仿真测试通过后,怎样将编译、链接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Out),经过转换后的十六进制文件(.Hex)写入硬件系统的Flash存储器中,让系统脱机运行,这是许多DSP开发人员及初学者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JTAG接口对DSP外部Flash的编程方法不只一种。本文以TMS320C6711-150 DSK板为例,介绍“在线仿真状态下”对Flash的编程。 1 Flash存储器的擦除 Flash编程之前,应对Flash进行擦除,使其每个数据位都恢复为1状态,即全FF状态。对Flash的擦除操作需要6个总线周期,总线时序如图1。 ? ??? 从图1可知,各总线周期的操作为: 第一总线周期——向2AAA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55H; 第二总线周期——向2AAA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55H; 第三总线周期——向5555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80H; 第四总线周期——向5555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AAH; 第五总线周期——向2AAA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55H; 第六总线周期——向5555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10H。 完成上述操作后,Flash存储器被完全擦除,内部数据恢复为初始状态,全为FFH。 在TMS320C6711中,用C语言完成上述操作为: void erase_flash() {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1=0x00aa;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2=0x0055;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1=0x0080;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1=0x00aa;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2=0x0055; *(unsigned volatile char*)FLASH_ADR1=0x0010; } 在TMS320C6711系统中,Flash所在地址段为CE1空间,其开始地址为0这样,其中的FLASH_ADR1、FLASH_ADR2在头文件中被定义为: #define FLASH_ADR1 0#define FLASH_ADR2 0x90002AAA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Flash进行擦除时,应对DSP及EMIF外存储器接口进行初始化,CE1空间定义为8位读写模式。 初始化函数如下: void c6x11_dsk_init(){ /*DSP和EMIF初始化*/ CSR=0x100; /*禁止所有中断*/ IER=1; /*禁止除NMI外的所有中断*/ ICR=0xffff; /*清除所有未完成的中断*/ *(unsigned volatile int *)EMIF_GCR=0x3300; *(unsigned volatile int *)EMIF_CE0=0x30; *(unsigned volatile int*)EMIF_CE1=0xffffff03; *(unsigned volatile int*)EMIF_SDCTRL=0 *(unsigned volatile int*)EMIF_SDRP=0x61a; *(unsigned volatile int*)EMIF_SDEXT=0x54529; } 2 Flash存储器的编程 对Flash存储器进行字节编程之前,需要对它进行3个周期的编程指令操作,总线时序如图2。 ? 从图2可知,各总线周期的操作如下: 第一总线周期——向5555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AAH; 第二总线周期——向2AAA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55H; 第三总线周期——向5555H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数据A0H; 第四总线周期——向地址的存储单元写入编程数据; …… 在TMS320C6711中,用C语言完成上述操作为: /**/ /*入口参数:pattern[]:数组,用于存储编程数据*/ */ start_address:所要编程的起始地址指针*/ /* page_size:所要编程的Flash的页面尺寸*/ /*出口参数:无*/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