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SK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南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2PSK系统仿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XX年XX月
实验需要材料
MATLAB软件
实验要求
完成规定系统的MATLAB编程以及simulink的仿真,基本内容包括:输入信号,系统中各个关键模块的输出情况。并调整仿真的参数得到不同的仿真结果。
三、设计原理
2PSK汉语全称: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是相移键控的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用两个初相相隔为180的载波来传递二进制信息。所以也被称为BPSK。
ST(t)=
uoT(t)=- u1T(t) 发送“0”时
其中 Acosωct , 0 t Ts
u1T(t)=
0 , 其他
设发送端发出的信号如上式所示,则接收端带通滤波器输出波形y(t)为
[a+nc(t)]cosωct-ns(t)sinωct , 发送“1”时
y(t)=
[-a+nc(t)]cosωct-ns(t)sinωct , 发送“0”时
y(t)经过想干解调(相乘—低通)后,送入抽样判决器的输入波形为
a+nc(t) , 发送“1”时
x(t)=
-a+nc(t) , 发送“0”时
由最佳判决门限分析可知,在发送“1”和“0”概率相等时,即P(1)=P(0)时,最佳门限b*=0.此时,发“1”而错判为“0”的概率为
P(0/1)=P(x≦0)=∫0-∞f1(x)dx=1/2erfc()
式中:r=a2/2σ2n
同理,发“0而错判为“1”的概率为
P(1/0)=P(x>0)=∫0-∞f0(x)dx=1/2erfc()
故2PSK信号相干解调系统的总误码率为
Pe=P(1)P(0/1)+P(0)P(0/1)= 1/2erfc()
在大信噪比(r1)的条件下,上式可近似为
Pe≈e-r/2
四、源程序及相应实验结果
1、相干调解法
i=10;
j=5000;
fc=4; %载波频率
fm=i/5; %码元速率
B=2*fm;
t=linspace(0,5,j);
a=round(rand(1,i)); %随机序列,基带信号
figure(1);
stem(a);
st1=t;
for n=1:10
if a(n)1;
for m=j/i*(n-1)+1:j/i*n
st1(m)=0;
end
else
for m=j/i*(n-1)+1:j/i*n
st1(m)=1;
end
end
end
figure(2);
subplot(411);
plot(t,st1);
title(基带信号st1);
axis([0,5,-1,2]);%由于PSK中的是双极性信号,因此对上面所求单极性信号取反来与之一起构成双极性码
st2=t;
for k=1:j;
if st1(k)=1;
st2(k)=0;
else
st2(k)=1;
end
end;
subp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