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图书馆利用率的提升路径.docx
初中图书馆利用率的提升路径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方向与教学目标,图书馆作为一所学校的重要设施,利用好图书馆里面的资源是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图书馆的兴趣不够高,很少到图书馆自主阅读里面的书籍,以至于图书馆的利用率不够高,不利于他们的正常学习与成长。本文针对如何提升初中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图书馆;利用率;路径
初中生正处于学习文化知识与发展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学校中,图书馆可谓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公共学习场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提升图书馆利用率相当有必要。在初中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分析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的具体原因,根据成因有的放矢地制定策略,科学合理地管理图书馆,全力提升图书馆的利用率,吸引学生主动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动他们的发展。
一、初中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图书馆自身原因
1.管理不善,流通不畅
长时间以来,不少初中学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模式落后,活力有所缺失。从眼下来看,不少初中学校都没有专门安排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即便有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也一般,不仅缺乏管理意识,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而且有的初中学校图书馆中还存在图书馆内书籍流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图书失去自身的功能,这就使得图书馆的利用效率不高。
2.无法跟上教育改革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一些初中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没能及时学习与升级,同教育改革相脱节,只是采用传统方式一成不变地收藏书籍,缺乏有吸引力的传统纸质书,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自然难以吸引更多学生进行阅读,以至于图书馆的利用率不够高。
3.图书馆的设施落后
不少初中学校的图书馆进去以后,往往给学生们一种庄严肃然的感觉,尽管所放书籍排列得十分整齐与干净,阅读环境却显得冰冷,令他们望而却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初中学校的图书馆设施较为落后。图书馆是汇聚知识的海洋,理想状态下的阅读环境应当是在热闹中安静,可以让学生感到安静的同时又不孤独,阅览室要宽敞明亮,装修风格需色彩淡雅,并安排舒适的座位,吸引他们主动前来阅读,只有更新设施才能达到这一效果。
(二)学校及学生原因
1.阅读活动开展较少
在一些初中学校平时很少开展阅读活动,缺少阅读活动的支持,学生难以获得更多课外阅读的时间,图书馆也就很少得到使用,利用率自然不够高。
2.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体系中,学生需要参加中招考试的科目同之前相比有所增加,地理与生物两个学科也加入其中,他们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变得更为繁重。全面发展固然很好,不过还应关注到在这么繁重的学习任务与较大的升学压力下,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精力,阅读水平自然受到影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以至于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均难以提升,尤其是写作方面,因为缺少阅读的输入,难以写出高水准的作文。
3.学生阅读兴趣丧失
初中学校建设图书馆,需全面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思维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要及阅读需求等实际情况,据此有目的性地收藏书籍。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初中学校图书馆里的部分书籍学生并不喜欢,一方面是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占据图书馆的空间,导致他们喜欢阅读的书籍无法及时更新,使其阅读兴趣慢慢降低与丧失。有的学校图书馆藏书种类较少、数量不多,还没能及时补充新书籍,均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1]
二、提升初中图书馆利用率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馆内管理工作,契合学生成长需求
在初中学校图书馆工作中,对图书进行管理及分类整理和摆放十分重要,做好该项工作,可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目标书籍所处的位置,从而节省时间与精力,使其心理得到很好的满足,对图书馆产生一定的好感。为此,在初中学习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对图书进行有的放矢的管理,同他们的成长需求相契合,使其注意力被吸引,主动到图书馆选择适合自己且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因此,初中学校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内的书籍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其更好地利用馆内藏书,推动他们进步与发展。比如,当对书籍进行类别划分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认识到当代初中生阅读兴趣广泛、知识需求旺盛,为了让他们更快、更精准地找到想要阅读的书籍,分类就需尽可能精细化,把图书馆里面收藏的书籍划分成科普、历史、小说、文学等多个类别,便于他们快速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使其慢慢爱上阅读。同时,当管理图书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可设计一个问卷,用来调查学生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意见,以及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书籍较少,习题资料太多;有的同学发现一些图书过于陈旧,出现破损、缺页现象等。工作人员应根据学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