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工程专项保通方案.doc

发布:2017-05-28约2.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353线(原S310线)宁南杨家湾子至会东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A合同段道路保方案 2015年度施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拉洛村小桥的梁板预制及安装、码口中桥桥台及桩基墩柱施工、梁板施工及安装;路基挖填方及防护排水施工、路面工程。 K10-K14段为高边坡施工,原有路面狭窄,施工方案为爆破施工,保通压力大,是工程保通的难点重点。 成立专门的保通和交通管制机构 施工区保通小组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项目部应急保通领导小组,负责本工程范围内应急保通领导工作,下设巡视组、保通指挥组、应急保通抢险组。 应急保通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应急保通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王向东 副组长:罗亮、黄志远、张纯安 成 员:文国贤、刘军、文濠 、王金爱 巡 视 组组 长:胡勇 成 员:李起 保通指挥组组 长:付杨 成 员:李成谦 保通抢险组组 长:秦华钟 成 员:刘凯、蔚晨 保通调度小组组长:马召武 成 员:王小齐 应急电话马召武 王小齐 施工区保通小组配置指挥车2辆,清障车3辆(装载机),自卸车9辆,对讲机若干部,固定排危人员50人。施工区保通小组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动各工作面的设备、人员进行应急支持。 二、保通和交通管制责任区划 (一)路基全面施工时段 考虑施工工作区总长27.55km,前期路基施工按照3个工作面展开,工作区施工强度大、防护难度大,以及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需要等因素,采取的区划示意图如下: 交通管制小组在警告区的外缘设岗管理,并设隔离护栏、围挡板等路障进行严格分离,摆放防撞桶,防止车辆不慎闯入,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施工区保通小组在缓冲区的外缘设指挥所管理,利用“爆破~交通管制放行”时段对道路进行全线清理,并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随时调动相关作业面的设备、人员,配合处理工区的清障工作。在保通工作执行阶段,赋予保通小组组长指挥权,其传达的指令,各作业面必须无条件服从。 (二)部分路基贯通时段 随着施工的进展,部分连续路段路基完成时,工作区长度缩短,保通区划分随之相应变化,交通管制小组和保通小组职责不变,区划示意图如下: (三)路基全面贯通时段 随着工程进展,路基全面贯通后,除突发事件(如滑坡、泥石流等)外,一般不对G353公路作交通管制。 三、交通管制时段规划 (一)路基全面施工时段的交通管制 自2015年6月1日起为路基全面施工时段。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班车需每天往返及前后施工标段管制时间的情况,同时从安全考虑,通行时间以白天为主,安排每天10:30至13:00及18:30~20:00两个时段设为通行时段是足够车辆通行的。 通行时间内如有车辆在工作区发生抛锚等意外,由交通管制小组负责处理。通行时间如有变动,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由业主协调指挥部统一向社会告知,并安排交通管制小组及时按调整后的通行时间执行。 (二)路基部分贯通时段的交通管制 当部分连续路段路基完成时,工作区缩短,车辆穿行所需时间相应减少,通行时间在以上时间段的基础上适当缩短。具体时间调整仍以“报告—公告—执行”的程序落实。 (三)路基全面贯通时段的交通管制 发生突然事件时,及时汇报监理、业主和交通管制小组,对该段进行应急交通管制,调配各工作面的人员和设备作应急支持。 四、施工区的保通措施 (一)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 ⑴现有道路的保通 采取间断通行方案,并注意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关系,尽可能减小对沿线居民出行的影响,同时又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如有工作区内当地居民的车辆需要出行,由乡村协调员负责协调工作,保障交通管制、保通和施工能顺利进行。 在警告区起点、陡坡、转弯处及交叉口设置减速慢行、注意安全或前方施工等醒目标志,确保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爆破前派专人检查工作区附近路段有无行人或车辆停留,确认没有才能爆破。爆破作业应严格遵守《安全爆破规程》。爆破后及时调配人员设备清障,尽量减少对行人、车辆造成的影响。 ⑵电线、通讯设施的保通 沿线电力设备、通讯光缆基本已拆除,还有局部路段电线杆的移除,及时通知业主,移除设备,及告知当地村民,防止发生通讯设施被盗事故。 ⑶供电设施的保通 沿线的电线以低压电线为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严禁在电线杆范围内爆破。电线杆的移除的方式在施工前处理完成。事暂设2名电工(另配辅助人员),持证上岗,专职处理因本工程施工导致的供电设施故障,如出现爆破飞石砸断高压电线时可立即赶赴现场,查明原因,并力争在2~4小时内予以恢复。同时,请业主协调指挥部告知各乡村,保持配合和克制,杜绝发生纠纷和索赔。 (二)采取措施保证保通方案能顺利施行 ⑴组织管理措施 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