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岳阳楼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 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 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 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谪守( ) 属予( ) 浩浩汤汤( ) 怒号( ) 冥冥( ) 汀兰( )樯倾楫摧( ) 根据提示,从表达方式上说说您的看法。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天下四大名楼 《滕王阁诗》 王勃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序》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滕王阁 鹳雀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岳阳楼 黄鹤楼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江苏苏州吴县人。幼年家贫,刻苦好学。1015年中进士。1051年(皇佑三年)以户部侍郎知青州,1052年病逝于赴颍州途中。 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 《范文正公集》里。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zhé zhǔ shānɡ háo mínɡ tīnɡ qiánɡ jí 课文结构 1、第1段: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的原因; 2、第2段:总写岳阳楼之大观,引出下文的议论; 3、第3段:描写岳阳楼之哀景及悲情; 4、第4段:描写岳阳楼之乐景及喜情; 5、第5段: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6、第6段:交代作记时间。 重修岳阳楼 时间 背景 作“记”缘由 巴陵胜状 空间——横无际涯 时间——气象万千 迁客骚人不同的悲喜之情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一部分(1 段): 重修背景及写作缘由。着重说明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 第二部分(2—4段): 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一阴一晴, 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思考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有哪些具体措施? 思考4: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是什么?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表面原因: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根本原因: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治上的遭遇与政绩形成鲜明对比,为自己和好友滕子京叫屈、鸣不平。这也是他写此文的目的——自勉自慰、劝慰激励友人。 思考3: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却还能做到“政通人和”,他哪些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 虽然他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仍能一心为民,任劳任怨,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立意美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景物的阴晴圆缺,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现实生活中,超越自己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意境美 不同角度的洞庭湖 ——雨湖、晴湖、月湖 不同感觉的洞庭湖 ——形、声、光、色 语言美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字斟句酌,精妙传神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