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专题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发布:2017-05-31约1.08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专题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p1 核心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1.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的特例与错误说法总结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1)每条食物链(网)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图2中B既是第二营养级又是第三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图2中B和E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4)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如图1中C大量增加时,B减少,A.D.E增多。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界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上一营养级减少,下一营养级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下降(如图2中E大量增加时,会导致A减少,F增加,同时会引起与E有竞争关系的B减少)。 (5)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6)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 【例1】 (2010·广东调研)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结构及影响因素。该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故A错误;硅藻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充当生产者,故B错误;过度捕杀蓝鲸会对虎鲸、磷虾等生物的数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但蓝鲸并非是对食物网影响最大的生物,硅藻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故D错误;从图中很容易可以看出磷虾虽然存在于多条食物链,但它只充当第二营养级,故C正确 [知识总结] (1)分析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条数是考生易错之处,要从第一个营养级数起,如果在某一个营养级后面有 多个捕食者(如枪乌贼后面有帝企鹅和罗斯海豹两个捕食者),要逐一进行分析,以防遗漏。(2)食物链中的某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会对其他生物的数量造成影响,比如充当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增多,则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将减少,而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将增加。但在食物网中由于某种生物往往具有多个食物来源或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该问题不能只看一条食物链,而要将多条食物链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互动探究1】 (2010·东北三校联考)(多选)如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有9条食物链 B.能量沿食物链甲→丙→己→庚流动,庚获得的能量最多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5%,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丁和辛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一般来说,与食物链戊→己→庚相比,食物链甲→丙→己→庚中,庚获得的能量较少;辛种群食物来源途径较多,因此若丙种群数量下降5%,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由食物链甲→乙→辛和甲→乙→丁→辛可知丁和辛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答案] AB 考点整合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 (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全部生产者固定下来的太阳能的总量。 (2)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的去路有三条:①自身呼吸散热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2.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区别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 在各级生态系统中进行 在生物圈范围内进行,具有全球性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均沿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渠道进行;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例2】 (2009·重庆理综)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