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光缆线路规划建设要求(2012版)概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移动光缆线路规划建设要求
(2012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12 年8月
目 录
一、光缆网结构 3
(一)传送网结构模型 3
(二)光缆网结构 3
(三)光缆线路规划建设总体要求 4
二、光纤光缆的选用 6
(一)光纤类型 6
(二)光缆程式 6
(三)光缆容量 8
三、光缆连接及终端设施的选择 9
(一)光缆接头盒 9
(二)光缆分纤箱/多媒体机箱 9
(三)光缆交接箱 10
(四)光缆配线架ODF 11
(五)光分路器 11
四、光缆线路建设要求 12
(一)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 12
(二)城域传送网骨干光缆线路 14
(三)省际/省内干线光缆线路 14
五、附则 15
一、光缆网结构
(一)传送网结构模型
中国移动传送网由城域传送网和省际/省内骨干传送网组成。城域传送网包括城域骨干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省际/省内骨干传送网包括省际骨干传送网和省内骨干传送网。中国移动传送网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二)光缆网结构
光缆线路是连接传送网节点、为光缆终端设备提供光纤通道的物理路由。对应传送网结构,光缆线路分为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城域骨干光缆线路、省际/省内骨干光缆线路。
1、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覆盖基站、WLAN热点、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向上连接传送汇聚节点的光缆线路。有线接入网光缆线路可分为主干接入光缆线路和末端接入光缆线路,主干接入光缆线路与末端接入光缆线路以基站、光缆交接箱等分纤点为分界。
2、城域骨干光缆线路:连接城域核心节点、汇聚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3、省内骨干光缆线路:连接省内骨干传送网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4、省际骨干光缆线路:连接省际骨干传送网节点间的光缆线路。
(三)光缆线路规划建设总体要求
1、光缆线路建设遵循传送网“整体规划、分层建设、分步实施”原则和共建共享相关要求。有线接入网光缆不得与骨干光缆合缆建设,同路由的省际骨干光缆与省内骨干光缆、省内骨干光缆与城域骨干市县间光缆线路在初期可采用同缆分纤的方式建设;省际骨干光缆与城域光缆不应合缆建设;城域核心层光缆和汇聚层光缆根据路由情况可以合缆建设。共建情况下不同运营商的光缆原则上应采取分缆方式建设。
2、不断提升接入覆盖能力。有线接入网光缆以综合业务接入区为基础,主干接入光缆以环形结构为主、对于承载一般等级业务的末端接入光缆以树形结构为主、对于承载宏基站和重要集团客户等业务的末端接入光缆以环形结构为主,不断提高无线基站、WLAN热点、集团客户和家庭客户的接入覆盖能力,不断提高宏基站光缆接入成环率。
3、逐步丰富骨干光缆路由。省际传送网及发达省份的省内传送网应以格状网结构为主,省际骨干节点具备3个及以上不同光缆路由出口;省内骨干节点、城域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需保证具备2个不同光缆路由出口。
4、骨干光缆中继段应结合传输系统光衰减指标、PMD指标合理设置,一般应控制光中继段长度不超过100km。在骨干光缆建设时,应结合光缆路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100公里光缆长度内的终端节点位置。
5、采用相同分光比,GPON系统有着比EPON系统更大的覆盖范围,因此,城区主干接入光缆环长度应根据选用的的PON技术进行合理地规划;一般情况下,建议主干接入光缆环长度不宜超过8km,任一分纤点至汇聚点之间的最大光通道长度不宜超过6km,采用EPON的省市主干光缆长度应适当缩短。
6、根据GPON和EPON的技术特点,分别建议不同光模块类型、不同分光级别等条件下的系统传输距离见下列表格所示。
GPON系统的传输距离测算表
OLT光模块类型 光分路比 一级分光 二级分光 活接头数量(个) 活接头数量(个) 7 8 9 7 8 9 Class B+ 1:32 11.8km 10.7km 9.6km 9.8km 8.7km 7.6km 1:64 5.3km 4.2km 3.1km 2.4km 1.3km 0.2km Class C+ 1:32 16.2km 15.1km 14km 14.2km 13.1km 12km 1:64 9.8km 8.7km 7.6km 6.9km 5.8km 4.7km
EPON系统的传输距离测算表
光分路比 一级分光 二级分光 活接头数量(个) 活接头数量(个) 7 8 9 7 8 9 1:32 7.3km 6.2km 5.1km 5.3km 4.2km 3.1km 注:1、EPON系统由于其光功率上限的制约,虽然在1:64分光比下理论传输距离为10公里,但在实际网络建设中,1:64分光比下可传输的距离非常有限。
2、在实际网络建设中的跳纤活接头的数量一般不会少于6个,但使用免跳接光交时,活接头数量会适当减少。
7、光缆线路路由应安全可靠、便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