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程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措施.docx

发布:2020-09-16约6.49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措施 工程建设必须技术先行,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它贯穿于工程的自始至终。工程质量管理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必须遵循“从严要求,重点把关、不留隐患、坚持原则,以理服人、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坚持“依靠群众、专群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各级主管生产的领导人对工程质量直接负责,各工区负责人(工长)既要管生产,也要管安全、管质量,是工程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对所管的工程的 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为确保工程的有序建设和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必须认真建立和贯彻落实的以下管理制度。 一、分级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总体组织计划及主要技术措施、质量措施由项目总工对各级施工负责人交底,特殊的分部分项工程,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向各工区负责人进行交底。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工长必须向班组作业层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专职质检员应参与所有质量技术交底,交底应以书面形式为主。任何单位工程施工前,均由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和现场实物交底,关键项目必要时请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交底,凡未经技术交底不得施工。通过以上交底,使施工人员清楚地了解工程的规模、特点,明确施工任务、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施工人员应按照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确有必要变更时,应取得交底人同意。发生质量事故,属于交底错误,由交底人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由施工人负责。交底内容应有:工程慨况、进度要求,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质量措施,对重要施工图的解释、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关的规范要求,应做好的技术记录,验收内容和分工等。 二、图纸会审制度 为使各级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正确地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浪费,开工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图纸进行熟悉和系统会审,在此基础上,由项目总工程师或由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全工程的主要系统的施工图纸进行会审,会审时应作好会审记录,作为工程技术档案保存。 三、设计变更制度 工程开工前,各级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发现设计有问题或由于施工方面原因要变更设计,应通过项目技术部门提出变更设计申请,办理设计变更签证后方得更改。对不影响质量、安全、美观,不增加费用的小型设计变更,可由工长提出变更单,经项目技术部门审核后生效。对工程内容有变化,但不属于重大设计变更项目,一律需由设计单位签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提交监理或建设单位会签后生效。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如主要结构布置需修改主要尺寸,或主要原材料代用等变更项目,必须经建设单位同意和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执行。 四、技术检验制度 技术检验制度是为防止错用、乱用和随意降低标准,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安装设备,施工中的精密量具、仪器等进行检查试验,一律由项目技术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检查、督促的技术检验制度。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一律要按规定随货提供出厂合格证件。合格证件的索取由物资供应部门向出厂厂家或物资调出单索取。工程技术质量部门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加工件应审核出厂合格证并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对重要和大宗原材料及外购(外加工)的构配件,应协助供应部门做好产地或生产厂家的质量调查,确保工程材料和用品的质量和合理使用,对现场原材料的保管、检查、发效、使用进行监督,尤其是要对水泥、钢筋加强管理和监督。对工程所需的配合比或施工工艺进行设计或委托设计、试验、优选,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在工程施工中,对施工配合比的实施或砼、钢筋焊接、回填土、防水、防火、防腐等工程的工艺操作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和试验,对工序质量进行技术检验,提出数据和实验报告,确保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在工程施工后,及时对工程实物质量进行技术检验,提出检验报告,以便对工程质量作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对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采取技术检测手段进行分析,以便正确作至判断和鉴定,为处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五、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根据建设部[2000]211号文和湖北省鄂建[2000]148号文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实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见场取样,并运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按国家现行检测抽样标准实行1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