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16 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原卷版).doc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
16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原卷版)
目录TOC\o1-3\h\u
考情分析 2
【课标要求】 2
【考查重点】 2
【主要题型】 2
【命题趋势】 2
【备考策略】 2
必考题型归纳 3
974考点1.自然环境描写 3
考点2.社会环境描写 5
方法总结 8
20888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8
20888二、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思路 9
考场练兵 9
【课标要求】
课标中对于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
1.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2.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尝试写诗歌、小小说等。
3.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
【考查重点】
1.自然环境描写
2.社会环境描写
【主要题型】
1、联系前文内容,赏析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
2、请分析第×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开头和结尾两处写景句有什么作用。
4、下面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环境描写,请从人物内心、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作用。
【命题趋势】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备考策略】
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考点1.自然环境描写
1.含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2.常见题型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文中多次出现“×××”景物,有何表达效果?
第①段/结尾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你补写出第×段中的景物描写。
3.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烘托人物心情;
②营造某种气氛;
③为后文作铺垫,埋伏笔;
④交待故事背景;
⑤表现人物品质或性格;
⑥贯穿全文的线索;
⑦点明文章中心;
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答题格式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了……的特点。(首段中出现了环境描写或是天气,要答出这个作用。)②渲染了_____的气氛。③烘托了人物_____的心情。④衬托出主要人物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或品质。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_____做铺垫。
【例题剖析】
【例1】(2023·江苏无锡·统考三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午休的父亲
①八月的北京处于近年少有的高温时节。月末那几天,气温很高,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人置身户外,如在桑拿房中,片刻便会出汗,感到缺氧似的。
②我住的小区从六月份就开始进行老旧小区的楼房改造了,过程挺复杂,一幢楼改造结束,差不多十几道工序。我家住的那幢楼刚搭完脚手架。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头道门也开着,那样会使空气最大程度地对流,感觉能稍微凉快点儿。
③“嗨,吃了没?我也吃过了!大中午的还能干啥?歇着呗!好好好,小声……住户屋里开着电视呢,我不是怕我说话声小你听不清嘛……”
④一天中午,我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然而我竟听到了门外一个男人大声所说的话,遂将电视声调小。受好奇心驱使,起身走到门口,探头向外看了一次——但见一个裸着上身的四十余岁的男人仰躺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那儿,身下垫着片由废旧纸箱拆成的纸板,纸板上铺着脏兮兮的工作服。他躺着的地方原本是有窗的,窗扇已被连框拆去,窗口赫然。在那日,在那个中午,那儿的确是稍微凉快点儿的地方。而他周围,遍地碎墙渣子。
⑤我缩回头,关了电视,继续吃饭。
⑥“老婆,那什么,我那摩托,你要推到棚子里,以防下雨淋了它。别啰唆了!我也想家行了吧!想家不包括想你吗?多大人了,还耍娇有意思吗?我又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女儿在吗?快让女儿跟我通话!……
⑦走廊拢音,那男人的话声,我听得更清楚了。
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