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监站提前介入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方案背景
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目标
1.提前介入,确保工程质量;
2.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率;
3.增强工程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工程质量监管队伍。
三、方案内容
(一)提前介入范围
1.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向工程质监站报送以下资料:
(1)工程立项批准文件;
(2)工程规划许可证;
(3)施工许可证;
(4)工程设计文件;
(5)施工组织设计;
(6)施工单位资质证书;
(7)监理单位资质证书;
(8)其他相关资料。
2.工程质监站对建设单位报送的资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要求的工程,提前介入工程质量监管。
(二)提前介入流程
1.工程质监站收到建设单位报送的资料后,及时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求建设单位补充完善。
2.工程质监站对符合要求的工程,提前介入工程质量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资质,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3)审查施工图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审查施工合同,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5)审查工程招标文件,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6)审查工程进度计划,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7)审查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其健全、有效;
(8)审查工程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9)审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预案,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
(10)审查其他相关资料。
3.工程质监站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建设单位限期整改。
4.工程质监站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三)提前介入措施
1.工程质监站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提前介入工作的组织实施。
2.工程质监站加强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确保提前介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程质监站对提前介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其限期整改。
4.工程质监站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5.工程质监站定期召开工程质量监管会议,总结提前介入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6.工程质监站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四)提前介入效果评估
1.工程质量合格率明显提高;
2.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3.工程质量投诉量明显减少;
4.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得到提高;
5.工程质量监管队伍素质得到提升。
四、方案实施与保障
(一)实施主体
1.建设单位负责按照本方案要求,及时向工程质监站报送相关资料;
2.工程质监站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对工程质量进行提前介入监管。
(二)保障措施
1.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工程质监站的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确保提前介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工程质监站应加强对提前介入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4.工程质监站应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5.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五、总结
本方案旨在通过提前介入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本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第2篇
一、方案背景
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定》,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本方案旨在明确工程质监站提前介入的具体措施和流程,确保工程质量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监督。
二、方案目标
1.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降低工程质量风险。
3.提高工程质监站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4.促进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
三、方案内容
(一)提前介入范围
1.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2.工程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其他工程。
3.工程质量投诉较多的工程。
4.工程质监站认为有必要提前介入的工程。
(二)提前介入时间
1.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等进行审查。
2.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资质、人员、设备等进行审查。
3.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等进行审查。
4.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计划、质量监督方案等进行审查。
(三)提前介入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