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曲霉菌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禽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见于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病的特点是在呼吸道(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 多见于雏禽,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成年禽成慢性经过。 病原 主要病原体为烟曲霉,次为黄曲霉,此外,黑曲霉、土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偶尔也可分离到青曲霉、毛霉等。 烟曲霉在固体培养基中,初期形成白色绒毛状菌落,经24-30h后开始形成孢子,菌落呈面粉状、浅灰色、深绿色、黑兰色,而菌落周边仍为白色。 曲霉菌的孢子抵抗力很强。 曲霉菌可产生毒素。 流行特点 主要以幼禽(4-12日龄)的易感性最高,常为急性和群发性,成年禽为慢性和散发。 禽类常因通过接触发霉饲料和垫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 育雏阶段管理差,通风不良,拥挤潮湿及营养不良等都是本病的诱因。 症状 急性者可见病禽呈郁抑状态,多卧伏、拒食,对外界反应淡漠。 病程稍长,可见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罗音,但不发生明显的“咯咯”声。由于缺氧,冠和肉髯颜色暗红或发紫,食欲显著减少或不食,饮欲增加,常有下痢。 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如摇头、头颈不随意屈曲、共济失调、脊柱变形和两腿麻痹。 病原侵害眼时,结膜充血、肿眼、眼睑封闭,下睑有干酪样物,严重者失明。 病变 在肺部、气管和气囊发现粟粒大至黄豆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结节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干酪样。 其他器官如胸腔、腹腔、肝、肠浆膜等处有时亦可见到。 有的病例呈局灶性或弥漫性肺炎变化。 肺上布满黄白色霉菌结节 鸡气囊上布满白色蘑菇状霉菌结节 鸡腹腔和肾脏有黄白色霉菌结节 鸡腺胃壁增厚,乳头肿胀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需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取病理组织(结节中心的菌丝体最好)少许,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2滴,用针拉碎病料,加盖玻片后镜检,可见菌丝体和孢子。 接种于马铃薯培养基或其他真菌培养基,生长后进行检查鉴定。 防制 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是预防曲霉菌病的主要措施。改善鸡舍的通风状况。 病鸡没有治疗价值,应淘汰。按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清除污染的全部垫料和饲料,用0.05%的硫酸铜溶液喷洒。 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本病有一定疗效。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