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CP报文分析实验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HCP报文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HCP协议的作用;
2、掌握用Wireshark软件对DHCP报文进行抓包;
3、学会分析每一条DHCP报文的内容。
二、实验内容
1、依次执行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命令,观察并分析捕获的报文;
2、再次执行ipconfig/renew命令,观察并分析捕获的报文,并比较与第一次捕获的报文有何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说明
1.1联网并运行SimpleNPTS 软件的PC机;
1.2 DHCP 服务器。
2、实验配置过程
1.1在Windows中的选择“运行”命令,输入“cmd”,进入命令行窗口。
1.2启动Wireshark抓包,显示过滤器设置为bootp,即只捕获DHCP报文。依次运行如下命令:
C:/ipconfig/release
C:/ipconfig/renew
观察并分析捕获的数据包。
1.3再次运行如下命令:
C:/ipconfig/renew
观察并分析捕获的数据包。
1.4捕获数据包如下:
四、实验查看及验证
Release
报文分析:
DHCP报文是封装在UDP报文中的,客户端使用UDP端口68,服务器使用UDP端口67。
硬件类型为1,硬件地址长度为6,这表明物理网络是以太网。
跳数为0,表示在同一网络。
事务标识为0xc666。
标志:0,单播方式。
消息类型解析为Boot Request(1)。报文的具体类型在option(53)DHCP Message Type处标示,可以看到这里是DHCP: Release(7)。
客户IP地址:192.168.3.14
你的IP地址:0.0.0.0(是从服务器送回的、分配给客户的IP地址)。
网关IP地址:0.0.0.0
服务器主机名未给出。
引导文件名未给出。
Discover
报文分析:
报文的源IP地址为0.0.0.0,这是合法的源IP地址,但由于这时客户端还没有获得自己的IP地址,只能用此地址表示网络中的一个主机;目的主机是广播地址,这是因为DHCP请求是在物理网络中广播的。
DHCP报文是封装在UDP报文中的,客户端使用UDP端口68,服务器使用UDP端口67。
消息类型解析为Boot Request(1), 表示为引导请求或DHCP请求,这也就是报文的标志字段,表明这是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端的报文,而报文的具体类型在option(53)DHCP Message Type处标示,可以看到这里是DHCP: Discover(1)。
硬件类型为1,硬件地址长度为6,这表明物理网络是以太网。
由于这是客户端发出的第一次请求——DHCP服务器的报文,所以所有有关IP地址的域都是0.0. 0.0,需要发现服务器来提供。地址域中只有本机的MAC地址有填充。
选项部分有5条内容,其中包含选项的结束标志End(0xff)。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选项都是按TLV的格式来组织数据的。在选项55参数请求(ParameterRequest List)中可以看到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的参数内容。
Offer
报文分析:
DHCPOFFER报文的事务ID和DHCPDISCOVER的事务ID是一样的,表明这是一组关联的DHCP操作。
IP报文是单播的,即DHCP服务器向预分配的IP地址发出提供报文,尽管这时客户端还没有IP地址。
消息类型解析为Boot Reply(2),表示为DHCP响应,即报文的标志字段仅表明这是服务器端发给客户端的报文,而报文的具体类型在选项option(53)DHCP Message Type处标示,可以看到这里是DHCP: Offer(2)。
DHCP服务器分配给客户端的IP地址在Your (client) IP address处给出,这里是192.168.3.14,DHCP服务器的地址在Next server IP address处,为0.0.0.0
接下来在选项中可以看到子网掩码(255. 255. 0. 0)、租期的更新时间、重新绑定时间和租期,还有服务器的IP地址。
Request
报文分析:
客户端的DHCP REQUEST报文是广播的,源IP地址仍然是0.0.0.0,说明客户端还没有得到自己的IP地址。事务ID没有变化,说明这是一组关联的DHCP操作。
消息类型解析为Boot Reques(1),表示为DHCP请求,表明这是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端的报文,而报文的具体类型是DHCP: Requst(3).
选项option(50)Request IP Address处给出了客户端希望得到的IP地址192.168.3.14。
ACK
报文分析:
事务ID没有变化,说明这是一组关联的DHCP操作。
消息类型解析为Boot Reply(2)。报文的具体类型是DHC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