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Oracle数据库实验报告..doc

发布:2017-01-18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 (Oracle数据库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名称 模式对象的管理 实验地点 信息系统综合实验室(606)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理解Oracle数据库中的表、同义词、序列等模式对象的作用,掌握Oracle主要的模式对象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创建标准表class和student表。表结构如下: Class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备注 Cno Number(2) 主键 班号 cname Varchar2(20) 班名 num Number(3) 人数 Student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备注 sno Number(4) 主键 学号 sname Varchar2(10) 唯一 姓名 sage Number 年龄 Sex Char(2) 性别 cno Number(2) 外键 班号 为student表的sage列添加一个检查约束,保证该列值在0~100之间 为student表的sex列添加一个检查约束,保证该列取值为’m’或’f’,且默认值为‘m’ 在class表的cname列上创建一个唯一性索引 利用子查询分别创建一个事物级的临时表和会话级的临时表,其结构与student表的结构相同 创建一个student_list 表(列、类型与student表的列、类型相同),按学生性别分成两个区。 根据保存客户、订单信息文件中的数据结构创建相应的外部表,实现对txt、excel文件的读取操作。 创建一个起始值为1000的序列,步长为2,最大值为10000,不可循环 为scott模式下的emp表创建一个公共同义词,名称为employee。 实验要求: 在前面实验1所建的数据库上,按实验内容独立完成实验; 按要求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准备: 将课本中与本实验涉及到的Oracle数据库中的表、同义词、序列等模式对象以及Oracle主要的模式对象的建立和使用方法相关内容通读一遍,做了相应的了解,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也上网做了相关的查询。 实验过程(含代码、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1)创建标准表class和student表 create table class( Cno Number(2)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2(20) , num Number(3) );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Number(4)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2(10) unique, sage Number, Sex Char(2), cno Number(2),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lass ) (2)为student表的sage列添加一个检查约束,保证该列值在0~100之间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heck (sage between 0 and 100) (3)为student表的sex列添加一个检查约束,保证该列取值为’m’或’f’,且默认值为‘m’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heck (sex in (m,f) ) modify sex default m (4)在class表的cname列上创建一个唯一性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index_class on class( cname ); (5)利用子查询分别创建一个事物级的临时表和会话级的临时表,其结构与student表的结构相同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emp_student on commit delete rows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 create global temporary table temp_student1 on commit preserve rows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6)创建一个student_list 表(列、类型与student表的列、类型相同),按学生性别分成两个区。 create table student_list( sno Number(4), sname Varchar2(10), sage Number, Sex Char(2), cno Number(2) )partition by list(Sex)( partition part1 values(m), partition 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